汉风论坛 » 贴图风景线 » 中国历代疆域精晰大图![附历代纪年表+简介]!
新帖
本页主题: 中国历代疆域精晰大图![附历代纪年表+简介]!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高不成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大师
精华: 125
发帖: 0
人品: 17
电影票: 180
总资产: 180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1 级
在线时长:4.13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6 小时

中国历代疆域精晰大图![附历代纪年表+简介]!

秦(公元前221—207年)

    -221 庚辰 秦始皇嬴政 二十六年

    -220 辛已 二十七年

    -219 壬午 二十八年

    -218 癸未 二十九年

    -217 甲申 三十年

    -216 乙酉 三十一年

    -215 丙戌 三十二年

    -214 丁亥 三十三年

    -213 戊子 三十四年

    -212 己丑 三十五年

    -211 庚寅 三十六年

    -210 辛卯 三十七年

    -209 壬辰 秦二世胡亥 元年

    -208 癸已 二年

    -207 甲午 三年

        秦子婴 元年
前二四六年,秦王贏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國呂不韋及嫪毐掌管。前二三八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親政,除掉呂、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繚,並著手進行統一六國之策略。

  六国灭,四海一

秦王嬴政十七年(前230年),秦将内史腾灭了韩国。十九年,秦将王翦攻入邯郸(今河北邯郸市),俘获了赵王迁,赵国亡。赵国的公子嘉逃往代(今河北蔚县东北),称代王。二十二年,秦将王贲破大梁(今河南开封市),魏王投降,魏国亡。二十四年,秦将王翦、蒙武攻破寿春(今安徽寿县),俘楚王负刍,楚国亡。二十五年,王贲攻占辽东,俘燕王喜,燕国亡。接着又攻下代,俘代王嘉。第二年(前221年),王贲自燕南下,攻下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齐王建投降。仅仅十年时间,称雄二百多年的六个诸侯国就从中国地图上消失了。

就在王翦等平定楚国的江南和越国旧地以后,秦军就越过崎岖的山岭和茂密的森林,进入了今浙江南部和福建,征服了当地的越人政权,设置了闽中郡。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前后,尉屠睢率领五十万秦军翻越南岭,开始了对南越人的征服。三十二年,秦始皇派史禄开通了连接湘江和漓江的运河--灵渠,开辟了通向岭南的水路。秦军再次南下,夺取了今广东、广西和越南东北一带,设置了南海、桂林和象郡三郡。

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赶走了在河套一带的匈奴人,收复了战国时赵国的旧地。第二年,在阴山以南,黄河以东设立了九原郡,管辖新设的三十四个县(一说四十四个)。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又将原来秦国、赵国和燕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加以修缮补建,筑成了一条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沿黄河、阴山,东至辽东(今朝鲜平壤西北海滨)的万里长城。

在西南,秦朝以成都平原为基地,向西、北两方面扩张到了今大渡河以北和岷江的上游,占据了邛(今四川荥经县东一带)、作(今峨边县一带)、冉(今松潘县一带)和毵(今茂汶县北一带)等部族地区。向南又开通了一条“五尺道”,从今天的四川宜宾延伸到云南的曲靖,并在沿线控制了不少据点,设置了一些行政机构。

这样秦朝拥有了北起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流域,南至今越南东北和广东大陆,西至陇山、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东至于海的辽阔疆域。能在如此大的范围内建立起一个统一国家,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但是也应该看到,并不是在秦朝的全部疆域中都已经达到了如此程度的统一。在南方新占领区,秦朝还没有取得完全的控制。在今天的浙江南部、福建、云南、贵州、四川南部、广西西北等地往往只控制了交通线和沿线的据点,当地的部族的“君长”依然保持着他们的权力。

為了加強全國之大一統,使秦帝國長治久安、萬世不移,嬴政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文化及對外開拓諸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始皇的一系列政策與措施,大大加強了全國之一統,對後世亦產生頗大的影響,不過其事業係在殘酷壓榨民眾的條件下,於短短的十來年內集中完成的,故秦朝之統治不免帶有苛急、暴虐之特點。在始皇當政的十二年間,其為政之苛暴業已顯露無遺。

这个帝国也没有像秦始皇设想的那样维持“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就在他死后的第二年(前209年),陈胜吴广就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揭竿而起。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六国贵族也趁机起兵,当年关东(函谷关以东,指今河南灵宝、太行山一线以东)的大部分已不在秦朝的统治之下。到公元前206年,刘邦、项羽的军队先后进入咸阳,秦朝就灭亡了。如果从秦灭六国算起,到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秦朝的统一维持了十二年。如果从秦始皇完成疆域的开拓算起,统一只保持了六年。


远程图片:705951-2442024-qinbak-embed-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3-06-23 20:00 | [楼 主]
高不成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大师
精华: 125
发帖: 0
人品: 17
电影票: 180
总资产: 180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1 级
在线时长:4.13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6 小时

回复: 中国历代疆域图!

汉(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年)

    -206 乙未 汉高祖刘邦 元年

    -205 丙申 二年

    -204 丁酉 三年

    -203 戊戌 四年

    -202 己亥 五年

    -201 庚子 六年

    -200 辛丑 七年

    -199 壬寅 八年

    -198 癸卯 九年

    -197 甲辰 十年

    -196 乙巳 十一年

    -195 丙午 十二年

    -194 丁未 汉惠帝刘盈 元年

    -193 戊申 二年

    -192 己酉 三年

    -191 庚戌 四年

    -190 辛亥 五年

    -189 壬子 六年

    -188 癸丑 七年

    -187 甲寅 汉高后吕雉 元年

    -186 乙卯 二年

    -185 丙辰 三年

    -184 丁巳 四年

    -183 戊午 五年

    -182 己未 六年

    -181 庚申 七年

    -180 辛酉 八年

    -179 壬戌 汉文帝刘恒 前元 元年

    -178 癸亥 二年

    -177 甲子 三年

    -176 乙丑 四年

    -175 丙寅 五年

    -174 丁卯 六年

    -173 戊辰 七年

    -172 己巳 八年

    -171 庚午 九年

    -170 辛未 十年

    -169 壬申 十一年

    -168 癸酉 十二年

    -167 甲戌 十三年

    -166 乙亥 十四年

    -165 丙子 十五年

    -164 丁丑 十六年

    -163 戊寅 后元 元年

    -162 己卯 二年

    -161 庚辰 三年

    -160 辛巳 四年

    -159 壬午 五年

    -158 癸未 六年

    -157 甲申 七年

    -156 乙酉 汉景帝刘启 前元 元年

    -155 丙戌 二年

    -154 丁亥 三年

    -153 戊子 四年

    -152 己丑 五年

    -151 庚寅 六年

    -150 辛卯 七年

    -149 壬辰 中元 元年

    -148 癸巳 二年

    -147 甲午 三年

    -146 乙未 四年

    -145 丙申 五年

    -144 丁酉 六年

    -143 戊戌 后元 元年

    -142 己亥 二年

    -141 庚子 三年

    -140 辛丑 汉武帝刘彻 建元 元年

    -139 壬寅 二年

    -138 癸卯 三年

    -137 甲辰 四年

    -136 乙巳 五年

    -135 丙午 六年

    -134 丁未 元光 元年

    -133 戊申 二年

    -132 己酉 三年

    -131 庚戌 四年

    -130 辛亥 五年

    -129 壬子 六年

    -128 癸丑 元朔 元年

    -127 甲寅 二年

    -126 乙卯 三年

    -125 丙辰 四年

    -124 丁巳 五年

    -123 戊午 六年

    -122 己未 元狩 元年

    -121 庚申 二年

    -120 辛酉 三年

    -119 壬戌 四年

    -118 癸亥 五年

    -117 甲子 六年

    -116 乙丑 元鼎 元年

    -115 丙寅 二年

    -114 丁卯 三年

    -113 戊辰 四年

    -112 己巳 五年

    -111 庚午 六年

    -110 辛未 元封 元年

    -109 壬申 二年

    -108 癸酉 三年

    -107 甲戌 四年

    -106 乙亥 五年

    -105 丙子 六年

    -104 丁丑 太初 元年

    -103 戊寅 二年

    -102 己卯 三年

    -101 庚辰 四年

    -100 辛巳 天汉 元年

    -99 壬午 二年

    -98 癸未 三年

    -97 甲申 四年

    -96 乙酉 太始 元年

    -95 丙戌 二年

    -94 丁亥 三年

    -93 戊子 四年

    -92 己丑 征和 元年

    -91 庚寅 二年

    -90 辛卯 三年

    -89 壬辰 四年

    -88 癸巳 后元 元年

    -87 甲午 二年

    -86 乙未 汉昭帝刘弗陵 始元 元年

    -85 丙申 二年

    -84 丁酉 三年

    -83 戊戌 四年

    -82 己亥 五年

    -81 庚子 六年

    -80 辛丑 七年

        元凤 元年

    -79 壬寅 二年

    -78 癸卯 三年

    -77 甲辰 四年

    -76 乙巳 五年

    -75 丙午 六年

    -74 丁未 元平 元年

    -73 戊申 汉宣帝刘询 本始 元年

    -72 己酉 二年

    -71 庚戌 三年

    -70 辛亥 四年

    -69 壬子 地节 元年

    -68 癸丑 二年

    -67 甲寅 三年

    -66 乙卯 四年

    -65 丙辰 元康 元年

    -64 丁巳 二年

    -63 戊午 三年

    -62 己未 四年

    -61 庚申 五年

        神爵 元年

    -60 辛酉 二年

    -59 壬戌 三年

    -58 癸亥 四年

    -57 甲子 五凤 元年

    -56 乙丑 二年

    -55 丙寅 三年

    -54 丁卯 四年

    -53 戊辰 甘露 元年

    -52 己巳 二年

    -51 庚午 三年

    -50 辛未 四年

    -49 壬申 黄龙 元年

    -48 癸酉 汉元帝刘奭 初元 元年

    -47 甲戌 二年

    -46 乙亥 三年

    -45 丙子 四年

    -44 丁丑 五年

    -43 戊寅 永光 元年

    -42 己卯 二年

    -41 庚辰 三年

    -40 辛巳 四年

    -39 壬午 五年

    -38 癸未 建昭 元年

    -37 甲申 二年

    -36 乙酉 三年

    -35 丙戌 四年

    -34 丁亥 五年

    -33 戊子 竟宁 元年

    -32 己丑 汉成帝刘骜 建始 元年

    -31 庚寅 二年

    -30 辛卯 三年

    -29 壬辰 四年

    -28 癸巳 五年

        河平 元年

    -27 甲午 二年

    -26 乙未 三年

    -25 丙申 四年

    -24 丁酉 阳朔 元年

    -23 戊戌 二年

    -22 己亥 三年

    -21 庚子 四年

    -20 辛丑 鸿嘉 元年

    -19 壬寅 二年

    -18 癸卯 三年

    -17 甲辰 四年

    -16 乙巳 永始 元年

    -15 丙午 二年

    -14 丁未 三年

    -13 戊申 四年

    -12 己酉 元延 元年

    -11 庚戌 二年

    -10 辛亥 三年

    -9 壬子 四年

    -8 癸丑 绥和 元年

    -7 甲寅 二年

    -6 乙卯 汉哀帝刘欣 建平 元年

    -5 丙辰 二年

    -4 丁巳 三年

    -3 戊午 四年

    -2 己未 元寿 元年

    -1 庚申 二年

    1 辛酉 汉平帝刘衎 元始 元年

    2 壬戌 二年

    3 癸亥 三年

    4 甲子 四年

    5 乙丑 五年

    6 丙寅 孺子婴(王莽摄政) 居摄 元年

    7 丁卯 二年

    8 戊辰 三年

      初始 元年

    9 己巳 新 王莽始建国 元年

    10 庚午 二年

    11 辛未 三年

    12 壬申 四年

    13 癸酉 五年

    14 甲戌 天凤 元年

    15 乙亥 二年

    16 丙子 三年

    17 丁丑 四年

    18 戊寅 五年

    19 己卯 六年

    20 庚辰 地皇 元年

    21 辛巳 二年

    22 壬午 三年

    23 癸未 四年

       更始帝刘玄 更始 元年

    24 甲申 二年

    25 乙酉 三年
公元前三世紀,秦王朝的暴政,令秦王朝以短時間滅亡,起而代之的是由漢高祖劉邦所創立的漢王朝。

      中華帝國自此進入了一個長期的繁榮時期,由文景之治到漢武帝的強盛,使中國人和漢人划上了等號,從此"漢人,漢字,漢族"就用到今天。

      正如柏楊的《中國人史綱》所寫的,此段歷史是中華帝國的黃金時代中的黃金時代。再國力上達到空前的強盛,疆域也是擴張到空前的遼闊。勢力也伸展至中亞。

      但是,中國人的思維卻遭受到限制,由漢武帝開始,儒學-一種埋沒人性的哲學,開始成為統治者所用的工具,成為讀書人晉身官場的教科書,儒家思想成為中華帝國的主流思想,抹煞了由春秋時期開始形成的燦爛繽紛的諸子百家思想。束縛了中國人的思維,但鞏固了政治,使中華帝國的政治相對其他民族來得穩定。

盛况空前的西汉帝国

秦亡以后,项羽凭借他的军事实力夺取了反秦盟主的地位,自立为西楚霸王,又分封了十八个诸侯国。被封为汉王的刘邦只占有巴蜀,即今秦岭以南的陕西南部和四川大部。经过三年多的苦战,刘邦在公元前202年发动垓下之战,消灭了项羽,但他却远远没有恢复统一。

北方的匈奴在冒顿单于的统率下,向西占据了以西地区,进而赶走了原在河西走廊的月氏,威胁着乌孙,使西域(今新疆和中亚地区)大多数国家不得不服从它的统治。往东并吞了东胡各族,控制了今大兴安岭两侧。向南夺回了“河南地”(河套地区,今黄河支流乌加河以南),而且一度推进到今陕西、山西的北部。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刘邦亲率30万大军出击,结果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以东的白登被冒顿围困了七天七夜,派人向冒顿的妻子送了厚礼后才突出重围。汉朝缺乏对付匈奴的实力,只得采取“和亲”政策,即把皇族女子冒充公证嫁给单于,但匈奴的侵扰并没有停止。

东南原闽中郡境内的越人君长在秦末恢复自立,并起兵助汉。汉高祖六年,闽越首领无诸被立为闽越王,以今福建闽江下游为中心建立了闽越国。汉惠帝三年(前192年),封勾践后人摇为东海王,因国都在东瓯(今浙江温州),所以又称东瓯王。这两个政权表面上服从汉朝,实际上并不受约束。

岭南原来担任秦朝龙川县(治今广东龙川县东)令的中原人赵佗,在秦末代理南海郡的尉(负责郡内军事和刑事的长官)。秦亡后,赵佗起兵吞并了南海、桂林、象郡,在公元前206年自立为南越王。大约在公元前一八一年前后,南越灭安阳国,疆域扩大到今越南北部和中部,直到北纬13度今巴江下游一带。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派陆贾出使南越,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虽然接受了封号不再自称皇帝,但依然保持着独立的地位。

在汉朝内部也处于实际上的分裂之中。为了借助各路诸侯和将领的力量对付项羽,刘邦不得不承认或封予他们诸侯的地位,所以在他称帝后也建立了7个以功臣降将为王的异姓诸侯国。出身“细微”的刘邦为了巩固他的家天下,在逐步废除6个异姓诸侯国的同时,又封了自己的子弟家属为王,设置了9个同姓诸侯国。因此,朝廷直属区只有15个郡,相当于今陕西、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中西部、湖北、四川大部、黄河以东南的宁夏和甘肃,而以东的大多数郡就是十个诸侯国的统治区。这些王国自己任命郡守以下的官员,征收赋税,用种种方法与朝廷抗礼。到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同姓诸侯国的分裂终于爆发为以吴王濞、楚王戊为首的七国之乱,但也为消除这一分裂因素提供了机会。在叛乱平息后,朝廷采取了一系列削弱诸侯国的措施,国内的分裂威胁基本消除了。

经过七十年的恢复和发展,到武帝初年时,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官方的积蓄也相当充足。在这样丰富的物质条件下登上帝位的汉武帝刘彻,自然要施展他的雄才大略,汉朝的疆域也就扩展到了空前的范围。

建元三年(前138年),东瓯受到闽越围攻,向朝廷求援,武帝立即派出军队迫使闽越解围,并就此将东瓯人全部迁至江淮之间,取消了东瓯国。从元光六年(前129年)开始,汉军向匈奴连续发动进攻。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率汉军从云中(今内蒙古默特川一带)和陇西(今甘肃东部)两路出击,驱逐了匈奴的楼烦、白羊王,收复了“河南地”,使边界恢复到了阴山山脉一线。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汉军主力在霍去病的指挥下从西路出击,攻入河西走廊。在汉军的接连打击下,匈奴的浑邪王杀了休屠王,率四万人投降。汉朝的疆域扩大到了整个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元光五年(前130年),武帝曾征发巴、蜀二郡的士兵从棘道(今四川宜宾市安边场)向羊可江(今北盘江和红水河)筑路,并在“西夷”地区(今四川西昌、盐源一带)新置了行政区。因要集中全力对付匈奴,暂时停止了在西南的开拓。元狩元年(前122年),武帝恢复了对“西南夷”的推进。经过几年经营,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的部族都已纳入汉朝的统治,在这些地区新设置了五个郡。元封二年(前109年),又在滇和昆明这两个部族地区设立益州郡,汉朝的西南界推进到了今高黎贡山和哀牢山一线。

从战国后期开始,燕国和秦朝先后控制过朝鲜半岛的北部。西汉初,燕国人卫满率数千人进入朝鲜半岛北部,以燕、齐(今山东半岛)移民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这个朝鲜国的范围大致包括今辽宁东部、吉林西部和朝鲜半岛的西北部。元封二年,武帝用兵朝鲜,次年朝鲜投降。汉朝设置了四个郡,辖境南至今朝鲜半岛中部江华岛一线。

对岭南的统一已是大势所趋。元鼎五年(前112年)秋,汉军分四路越过南岭,次年冬攻下南越的都城番禺(今广州),灭南越。南越的旧地被分为九个郡,其中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珠崖和儋耳二郡在今海南岛上。灭南越的汉军又在第二(元封元年)灭了闽越。

但汉朝与匈奴对西域的争夺却进行了很长的时间。武帝曾出动十来万军队、十来万民工和十几万头牲口征服了大宛(在原苏联费尔干纳盆地)。由于交通线太长,补给困难,汉朝虽然控制了天山南路,却还不能稳定地占有天山北路,那里的国家还受到匈奴的威胁,不敢完全服从汉朝。又经过了多次战争,到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汉朝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完全控制了天山北路,并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府的辖境包括自玉门关、阳关(均在今甘肃敦煌市西)以西的天山南北,直到今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和帕米尔高原以内的范围,所辖的国有五十余个。

武帝后,汉朝的疆域有所调整收缩,其中最重大的事件是海南岛上行政区域的撤销。由于岛上的土著居民不断反抗,汉元帝接受贾捐之的建议,在初元三年(前46年)将行政机构全部内迁。此后西汉的疆域保持稳定,直到公元九年王莽代汉。这一疆域比秦朝扩大了很多,东北由朝鲜湾沿岸一角扩大到今江华一线以北部分,南方延伸到了北纬十三度,西北增加了河西走廊和西域都护府的辖境。

王莽代汉后,全面挑起了边疆地区的战争,不仅引起匈奴的对抗和入侵,东北高句丽人的逃亡,而且导致与西域交通的断绝和西域都护府的废弃。天凤四年(17年),王匡、王凤为首的绿林起义和各地的起义先后爆发,到地皇四年(23年)王莽政权覆灭,形成分裂割据局面。

如果从汉朝恢复了秦朝疆域的元封三年(前108年)算起,统一维持了一百三十年。但即使在西汉疆域的极盛时期也还没有包括整个中国,在西汉以外存在着匈奴及其他政权。

匈奴的冒顿单于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即位后,就开始了武力扩张,成为一个以蒙古高原为中心的强大的游牧国家,也是汉朝以外疆域最辽阔的一个政权。经过与汉朝的连年战争,实力遭到很大的损失,扩展的疆域先后丧失,又遇到了自然灾害,从此一蹶不振。公元前60年(汉宣帝神爵二年),匈奴内部分裂,五个首领争当单于于不久形成南、北单于对峙的局面。南单于呼韩邪被北单于击败,于公元前51年(甘露三年)向汉朝投降。公元前49年(恐龙元年)北单于率部西迁,以后在中亚的康居国东部(原苏联塔拉斯河一带)被杀。

南单于降汉后,汉朝让他留驻在边塞附近,给予粮食和物资的资助。几年后,南单于部众增加,实力恢复,汉朝与他缔结了互不侵犯的盟约后,同意他返回蒙古高原复国。汉匈之间以长城为界,边境的和平延续了六十年。 在匈奴以东,今大兴安岭东西是鲜卑人,西辽河和沙拉木伦河流域是乌桓人的聚居区。他们都是东胡族的一支,在匈奴打击下由西部迁来。黑龙江流域、松花江流域直到日本海沿岸,居住着夫余、肃慎、沃沮等部族,这些部族虽然还很落后,但都已具有初期的政治实体,有了大致稳定的活动范围。

西南今澜沧江流域和缅甸东北部是哀牢人的部族政权。青藏高原上有吐蕃的先民唐旄和发羌的部族。


远程图片:705956-2442036-xihanbak-embed-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3-06-23 20:02 | 1 楼
高不成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大师
精华: 125
发帖: 0
人品: 17
电影票: 180
总资产: 180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1 级
在线时长:4.13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6 小时

回复: 中国历代疆域图!

三国(220-280)
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黄巾军起,汉朝再也顾不了边疆,大致后退到今桑干河、吕梁山、黄河和六盘山一线。这以北被称为“羌胡”所有,实际上是由匈奴、鲜卑羌等多种民族聚居或杂居。 从建武二十六年(50年)基本恢复西汉主要疆域(不包括西域都护府),到光和七年黄巾军起,东汉国内的统一时间是134年。

黄巾的主力虽然在当年就被镇压了,但其余部及各地乘机而起的各种势力却纷纷割据称雄,而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夺也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死后,董卓利用外戚与宦官的冲突,率部进入洛阳,掌握了朝廷大权。关东州郡起兵讨伐,董卓逼献帝迁都长安。各地的长官或将领纷割据或拥兵自保,如刘表据有荆州,公孙度割据辽东,刘虞保有幽州,袁绍夺得冀州,袁术盘踞南阳,刘焉控制益州,陶谦拥有徐州,曹操则通过收编黄巾们部迅速崛起。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出兵迎献帝至许(今河南许昌县东),朝廷的大权从此落入曹操手中。曹操利用这一政治优势和自己的军事实力,先后攻灭了袁术、吕布、袁绍、刘表、张鲁等割据势力,控制了整个北方。 与些同时,孙权、刘备在南方建立并巩固了政权,形成了与曹操鼎立的局面。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建国号魏。第二年,刘备即帝位,史称为蜀汉或蜀。孙权起初接受魏的封号称吴王,实际上并不受魏的控制,到229年也称帝。三国之间虽不时发生战争,但疆域大致稳定。

263年,魏灭蜀。二年后司马炎废魏帝,建立晋朝。晋太康元年(280年)出兵灭吴,三国鼎立至此结束。 西晋的统一非常短暂,如果从太康元年灭吴算起,至永宁元年(301年)“八王之乱”,仅仅21年。即使在这21年间,西晋也远没有恢复东汉盛时的疆域。鲜卑日益南下,渭北高原以北至河套已为“羌胡”所有,内迁的匈奴实际上控制了今山西的北部。当持续了16年的“八王之乱”终于在306年结束时,西晋已经到了彻底覆灭的前夜,十六国中的汉(前赵)和成汉已经建立,其他割据势力也已形成。

东汉在朝鲜半岛上还保留着乐浪郡,末年辽东的公孙氏政权又设置了带方郡(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南道沙里院南)。但高句丽于209年自国内城迁都丸都城(今吉林集安市境内)后,日益强大,终于在西晋末年(313左右)完全占领了乐浪郡。差不多与此同时,带方郡也被南方的马韩吞并。从西汉开始中原王朝在朝鲜半岛设置正式政区的历史就此结束了。427年,高句丽迁都今平壤。尽管当时高句丽相当大一部分疆域还在今天中国境内,但它的政治中心已经转移到朝鲜半岛,已成为中国以外的独立政权。 西汉以来,汉朝疆域的南端是日南郡的象林县。192年(初平三年;一说137年,永和二年),当地人区逵建立了林邑国,脱离汉朝,因而汉朝的南界从北纬14度退到了16度一线。三国期间,林邑又向北扩张,占了汉朝的西卷县,推进到北纬17度一线。


远程图片:705969-2442042-sanguobak-embed-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3-06-23 20:13 | 2 楼
高不成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大师
精华: 125
发帖: 0
人品: 17
电影票: 180
总资产: 180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1 级
在线时长:4.13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6 小时

回复: 中国历代疆域图!

西晉王朝 (265-316)

265 乙酉 晋 元帝司马炎 泰始元年 (吴 末帝孙皓 甘露 元年)

    266 丙戌 二年 (二年)

        (吴 末帝孙皓 宝鼎 元年)

    267 丁亥 三年 (二年)

    268 戊子 四年 (三年)

    269 己丑 五年 (四年)

        (吴 末帝孙皓 建衡 元年)

    270 庚寅 六年 (二年)

    271 辛卯 七年 (三年)

    272 壬辰 八年

        (吴 末帝孙皓 凤凰 元年)

    273 癸巳 九年 (二年)

    274 甲午 十年 (三年)

    275 乙未 咸宁 元年

        (吴 末帝孙皓 天册 元年)

    276 丙申 二年

        (吴 末帝孙皓 天玺 元年)

    277 丁酉 三年

        (吴 末帝孙皓 天纪 元年)

    278 戊戌 四年 (二年)

    279 己亥 五年 (三年)

    280 庚子 六年 (四年)

        太康 元年

    281 辛丑 二年

    282 壬寅 三年

    283 癸卯 四年

    284 甲辰 五年

    285 乙巳 六年

    286 丙午 七年

    287 丁未 八年

    288 戊申 九年

    289 己酉 十年

    290 庚戌 元年

    291 辛亥 元年

    292 壬子 二年

    293 癸丑 三年

    294 甲寅 四年

    295 乙卯 五年

    296 丙辰 六年

    297 丁巳 七年

    298 戊午 八年

    299 己未 九年

    300 庚申 永康 元年

    301 辛酉 二年

        永宁 元年

    302 壬戌 二年

        太安 元年

    303 癸亥 二年 (成 李特 建初 元年)

    304 甲子 永安 元年 (成 李雄 建兴 元年)

    305 乙丑 二年

    306 丙寅 三年 (成 李雄 晏平 元年 光熙 元年)

    307 丁卯 晋 怀帝司马炽 永嘉 元年

    308 戊辰 二年 (汉 刘渊 永凤 元年)

    309 己巳 三年 (汉 刘渊 河瑞 元年)

    310 庚午 四年 (汉 刘聪 光兴 元年)

    311 辛未 五年 (成 李雄 玉衡 元年) (汉 刘聪 嘉平 元年 )

    312 壬申 六年

    313 癸酉 七年

        晋 愍帝司马邺 建兴 元年

    314 甲戌 二年 (前凉 张实 永安 元年)

    315 乙亥 三年 (汉 刘聪 建元 元年)

    316 丙子 四年 (汉 刘聪 麟嘉 元年)

自司馬炎的祖父司馬懿始,司馬氏掌握魏的大權,至司馬炎手篡魏的機會成熟,司馬炎篡魏,吞并吳、蜀而有天下,國號晉,是為晉武帝,傳至愍帝,為前趙所滅,史稱西晉。

西晉王朝結束了東漢末年以後的混亂局面,在西晉的後期,歷時16年之久的「八王之亂」,使晉室諸王勢力耗盡,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各民族紛紛起兵反晉。自公元304年匈奴劉淵稱帝開始,至公元439年北涼降魏止的136年間,北方曾出現五胡十六國。

公元316年西晉亡,共歷5個皇帝52年,其中,病死的一位,國亡被殺的二位,內爭被毒死的二位。


远程图片:705972-2442046-xijinbak-embed-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3-06-23 20:15 | 3 楼
高不成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大师
精华: 125
发帖: 0
人品: 17
电影票: 180
总资产: 180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1 级
在线时长:4.13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6 小时

回复: 中国历代疆域图!

晋(东晋、十六国)(公元317—420年)

    317 丁丑 晋 元帝司马睿 建武 元年

    318 戊寅 二年 (汉 刘粲 汉昌 元年 大兴 元年) (前赵 刘曜 光初 元年)

    319 己卯 二年 (后赵 石勒 元年)

    320 庚辰 三年 (前凉 张茂 永元 元年)

    321 辛巳 四年

    322 壬午 永昌 元年

    323 癸未 二年

        晋 明帝司马绍 太宁 元年

    324 甲申 二年 (前凉 张骏 太元 元年)

    325 乙酉 三年

    326 丙戌 四年

        晋 成帝司马衍 咸和 元年

    327 丁亥 二年

    328 戊子 三年 (后赵 石勒 太和 元年)

    329 己丑 四年

    330 庚寅 五年 (后赵 石勒 建平 元年)

    331 辛卯 六年

    332 壬辰 七年

    333 癸巳 八年 (后赵 石弘 延熙 元年)

    334 甲午 九年 (成 李班 玉衡 二十四年)

    335 乙未 咸康 元年 (后赵 石虎 建武 元年) (成 李期 玉恒 元年 )

    336 丙申 二年

    337 丁酉 三年 (前燕 慕容皝?? 元年)

    338 戊戌 四年 (汉 李寿 汉兴 元年)

    339 己亥 五年

    340 庚子 六年

    341 辛丑 七年

    342 壬寅 八年

    343 癸卯 晋 康帝司马岳 建元 元年

    344 甲辰 二年 (汉 李势 太和 元年)

    345 乙巳 晋 穆帝司马聃 永和 元年

    346 丙午 二年 (汉 李势 嘉宁 元年) (前凉 张重华 永乐 元年)

    347 丁未 三年

    348 戊申 四年

    349 己酉 五年 (后赵 石虎 太宁 元年)

    350 庚戌 六年 (后赵 石祗 永宁 元年)

    351 辛亥 七年 (前秦 苻健 皇始 元年)

    352 壬子 八年 (前燕 慕容儁 元玺 元年)

    353 癸丑 九年

    354 甲寅 十年 (前凉 张祚 和平 元年)

    355 乙卯 十一年 (前秦 苻生 寿光 元年) (前凉 张玄靓 太始 元年)

    356 丙辰 十二年

    357 丁巳 升平 元年 (前秦 苻坚 永兴 元年) (前燕 慕容儁 光寿 元年)

    358 戊午 二年

    359 己未 三年 (前秦 苻坚 甘露 元年)

    360 庚申 四年 (前燕 慕容〈日韦〉?拷ㄎ? 元年)

    361 辛酉 五年

    362 壬戌 晋 哀帝司马丕 隆和 元年

    363 癸亥 二年 (前凉 张天锡 太清 元年 兴宁 元年)

    364 甲子 二年

    365 乙丑 三年 (前秦 苻坚 建元 元年)

    366 丙寅 晋 废帝司马奕 太和 元年

    367 丁卯 二年

    368 戊辰 三年

    369 己巳 四年

    370 庚午 五年

    371 辛未 六年

        晋 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元年

    372 壬申 二年

    373 癸酉 晋 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元年

    374 甲戌 二年

    375 乙亥 三年

    376 丙子 太元 元年

    377 丁丑 二年

    378 戊寅 三年

    379 己卯 四年

    380 庚辰 五年

    381 辛巳 六年

    382 壬午 七年

    383 癸未 八年

    384 甲申 九年 (后燕 慕容垂 燕元 元年) (后秦 姚苌 白雀 元年)

    385 乙酉 十年 (前秦 苻丕 太安 元年) (西秦 乞伏国仁 建义 元年)

    386 丙戌 十一年 (前秦 苻登 太初 元年)

    387 丁亥 十二年

    388 戊子 十三年 (西秦 乞伏乾归 太初 元年)

    389 己丑 十四年 (后凉 吕光 麟嘉 元年)

    390 庚寅 十五年

    391 辛卯 十六年

    392 壬辰 十七年

    393 癸巳 十八年

    394 甲午 十九年 (前秦 苻崇 延初 元年) (后秦 姚兴 皇初 元年)

    395 乙未 二十年

    396 丙申 二十一 (后燕 慕容宝 永康 元年)

    397 丁酉 晋 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元年

    398 戊戌 二年 (后燕 慕容盛 建平 元年) (南燕 慕容德 元年)

        (北魏 拓跋珪?捞煨? 元年)

    399 己亥 三年 (后燕 慕容盛 长乐 元年)

        (后秦 姚兴 弘始 元年)

        (北凉 段业 天玺 元年)

        (后凉 吕光 承康 元年)

        (后凉 吕绍 承康 元年)

        (后凉 吕纂 咸宁 元年)

    400 庚子 四年 (南凉 秃发利孤 建和 元年)

        (南燕 慕容德 建平 元年)

        (西凉 李暠?粮?子 元年)

    401 辛丑 五年 (后凉 吕隆 神鼎 元年)

        (后燕 慕容熙 光始 元年)

        (北凉 沮渠蒙逊 永安 元年)


    402 壬寅 元兴 元年 (南凉 秃发薷檀 弘昌 元年)

    403 癸卯 二年

    404 甲辰 三年 (北魏 拓跋珪 天赐 元年)

    405 乙巳 义熙 元年 (南燕 慕容超 太上 元年)

        (西凉 李暠?? 建初 元年)

    406 丙午 二年

    407 丁未 三年 (夏 赫连勃勃 龙升 元年)

        (后燕 慕容熙 建始 元年)

        (后燕 高云 正始 元年)

    408 戊申 四年 (南凉 秃发薷檀 嘉平 元年)

    409 己酉 五年 (西秦 乞伏乾归 更始 元年)

        (北魏 拓跋嗣 永兴 元年)

        (北燕 冯跋 太平 元年)

    410 庚戌 六年

    411 辛亥 七年

    412 壬子 八年 (北凉 沮渠蒙逊 玄始 元年)

        (西秦 乞伏炽磐 永康 元年)

    413 癸丑 九年 (夏 赫连勃勃 凤翔 元年)

    414 甲寅 十年 (北魏 拓跋嗣 神瑞 元年)

    415 乙卯 十一年

    416 丙辰 十二年 (后秦 姚泓 永和 元年)

        (北魏 拓跋嗣 泰常 元年)

    417 丁巳 十三年 (西凉 李歆 嘉兴 元年)

    418 戊午 十四年 (夏 赫连勃勃 昌武 元年)

    419 己未 元熙 元年 ( 夏 赫连勃勃 真兴 元年)

    420 庚申 二年 ( 西秦 乞伏炽磐 建弘 元年)

        (西凉 李洵 永建 元年)

建兴四年(316年),愍帝出降刘曜,西晋亡。次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史称东晋。东晋末年,大权落入刘裕手中。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建宋朝。以后,萧道成、萧衍、陈霸先如法炮制,先后建起齐、梁、陈朝;但都限于南方,维持着与北方政权对峙的局面。

由于东晋和南朝一直忙于防御北方和对付内部的权力之争,顾不上西南边区的经营和开发,加上地方官治理不当,甚至残酷压迫当地民族,规模不等的反抗时有发生。梁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乱爆发,宁州刺史奉命救援京师,当地爨蛮的豪族乘机而起,在550年脱离了梁朝。在宁州爨蛮的影响下,周围的部族纷纷自立,因此在今四川长江和大度河以南、湖南以西、广西西部已经不再有南朝的郡县存在。


远程图片:705975-2442050-dongjinbak-embed-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3-06-23 20:17 | 4 楼
高不成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大师
精华: 125
发帖: 0
人品: 17
电影票: 180
总资产: 180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1 级
在线时长:4.13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6 小时

回复: 中国历代疆域图!

南北朝

南北朝 (公元420—589年)   

    420 庚申 宋 武帝刘裕 永初 元年 (北魏 明元帝拓跋嗣 泰常 五年 )

    421 辛酉 二年 (六年)

    422 壬戌 三年 (七年)

    423 癸亥 宋 少帝刘义符 景平 元年 (八年)

    424 甲子 二年 (北魏 太武帝拓跋焘 始光 元年)

        宋 文帝刘义隆 嘉元 元年

    425 乙丑 二年 (二年)

        〈夏 赫连昌 承光 元年〉

    426 丙寅 三年 (三年)

    427 丁卯 四年 (四年)

    428 戊辰 五年 (五年)

        (北魏 太武帝拓跋焘 神麚 元年)

        〈夏 赫连定 胜光 元年〉

        〈西秦 乞伏幕末 永弘 元年〉

        〈北凉 沮渠蒙逊 承玄 元年〉

    429 己巳 六年 (二年)

    430 庚午 七年 (三年)

    431 辛未 八年 (四年)

        〈北燕 冯弘 太兴 元年〉

        〈北凉 沮渠蒙逊 义和 元年〉

    432 壬申 九年 (北魏 太武帝拓跋焘 延和 元年)

    433 癸酉 十年 (二年)

        〈北凉 沮渠牧犍 永和 元年〉

    434 甲戌 十一年 (三年)

    435 乙亥 十二年 (北魏 太武帝拓跋焘 太延 元年)

    436 丙子 十三年 (二年)

    437 丁丑 十四年 (三年)

    438 戊寅 十五年 (四年)

    439 己卯 十六年 (五年)

    440 庚辰 十七年 (六年)

        (北魏 太武帝拓跋焘 太平真君 元年)

    441 辛巳 十八年 (二年)

    442 壬午 十九年 (三年)

    443 癸未 二十年 (四年)

        <北凉 沮渠无讳 承平 元年>

    444 甲申 二十一年 (五年)

    445 乙酉 二十二年 (六年)

        <北凉 沮渠安周 承平 三年>

    446 丙戌 二十三年 (七年)

    447 丁亥 二十四年 (八年)

    448 戊子 二十五年 (九年)

    449 己丑 二十六年 (十年)

    450 庚寅 二十七年 (十一年)

    451 辛卯 二十八年 (十二年)

        (北魏 太武帝拓跋焘 正平 元年)

    452 壬辰 二十九年 (二年)

        (北魏 南安王拓跋余 承平 元年)

        (北魏 文成帝拓跋浚 兴安 元年)

    453 癸巳 三十年 (二年)

        宋 刘劭 太初 元年

    454 甲午 宋 孝武帝刘骏 孝建 元年 (三年)

        (北魏 文成帝拓跋浚 兴光 元年)

    455 乙未 二年 (二年)

        (北魏 文成帝拓跋浚 太安 元年)

    456 丙申 三年 (二年)

    457 丁酉 大明 元年 (三年)

    458 戊戌 二年 (四年)

    459 己亥 三年 (五年)

    460 庚子 四年 (北魏 文成帝拓跋浚 和平 元年)

    461 辛丑 五年 (二年)

    462 壬寅 六年 (三年)

    463 癸卯 七年 (四年)

    464 甲辰 八年 (五年)

    465 乙巳 宋 前废帝刘子业 永光 元年 (六年)

        景和 元年

        宋明帝刘彧 泰始 元年

    466 丙午 二年 (北魏 献文帝拓跋弘 天安 元年)

    467 丁未 三年 (二年)

        (北魏 献文帝拓跋弘 皇兴 元年)

    468 戊申 四年 (二年)

    469 己酉 五年 (三年)

    470 庚戌 六年 (四年)

    471 辛亥 七年 (五年)

        (北魏 孝文帝元宏 延兴 元年)

    472 壬子 泰豫 元年 (二年)

    473 癸丑 宋 后废帝刘昱 元徽 元年 (三年)

    474 甲寅 二年 (四年)

    475 乙卯 三年 (五年)

    476 丙辰 四年 (六年)

        (北魏 孝文帝元宏 承明 元年)

    477 丁巳 五年 (北魏 孝文帝元宏 太和 元年)

        宋 顺帝刘准 升明 元年

    478 戊午 二年 (二年)

    479 己未 三年 (三年)

       齐 高帝萧道成 建元 元年

    480 庚申 二年 (四年)

    481 辛酉 三年 (五年)

    482 壬戌 四年 (六年)

    483 癸亥 齐 武帝萧赜 永明 元年 (七年)

    484 甲子 二年 (八年)

    485 乙丑 三年 (九年)

    486 丙寅 四年 (十年)

    487 丁卯 五年 (十一年)

    488 戊辰 六年 (十二年)

    489 己巳 七年 (十三年)

    490 庚午 八年 (十四年)

    491 辛未 九年 (十五年)

    492 壬申 十年 (十六年)

    493 癸酉 十一年 (十七年)

    494 甲戌 齐 郁林王萧昭业 隆昌 元年 (十八年)

        齐 海陵王萧昭文 延兴 元年

        齐 明帝萧鸾 建武 元年

    495 乙亥 二年 (十九年)

    496 丙子 三年 (二十年)

    497 丁丑 四年 (二十一)

    498 戊寅 五年 (二十二)

        永泰 元年

    499 己卯 齐 东昏侯萧宝卷 永元 元年 (二十三年)

    500 庚辰 二年 (北魏 宣武帝元恪 景明 元年)

    501 辛巳 三年 (二年)

        齐 和帝萧宝融 中兴 元年

    502 壬午 二年 (三年)

        梁 武帝萧衍 天监 元年

    503 癸未 二年 (四年)

    504 甲申 三年 (北魏 宣武帝元恪 正始 元年)

    505 乙酉 四年 (二年)

    506 丙戌 五年 (三年)

    507 丁亥 六年 (四年)

    508 戊子 七年 (五年)

        (北魏 宣武帝元恪 永平 元年)

    509 己丑 八年 (二年)

    510 庚寅 九年 (三年)

    511 辛卯 十年 (四年)

    512 壬辰 十一年 (五年)

        (北魏 宣武帝元恪 延昌 元年)

    513 癸巳 十二年 (二年)

    514 甲午 十三年 (三年)

    515 乙未 十四年 (四年)

    516 丙申 十五年 (北魏 孝明帝元诩 熙平 元年)

    517 丁酉 十六年 (二年)

    518 戊戌 十七年 (三年)

        (北魏 孝明帝元诩 神龟 元年)

    519 己亥 十八年 (二年)

    520 庚子 普通 元年 (三年)

        (北魏 孝明帝元诩 正光 元年)

    521 辛丑 二年 (二年)

    522 壬寅 三年 (三年)

    523 癸卯 四年 (四年)

    524 甲辰 五年 (五年)

    525 乙巳 六年 (六年)

        (北魏 孝明帝元诩 孝昌 元年)

    526 丙午 七年 (二年)

    527 丁未 八年 (三年)

        大通 元年

    528 戊申 二年 (北魏 孝明帝元诩 武泰 元年)

        (北魏 孝庄帝元子攸 建义 元年)

        (北魏 孝庄帝元子攸 永安 元年)

    529 己酉 三年 (二年)

        中大通 元年

    530 庚戌 二年 (三年)

        (北魏 东海王元晔 建明 元年)

    531 辛亥 三年 (二年)

        (北魏 节闵帝元恭 普泰 元年)

    532 壬子 四年 (二年)

        (北魏 孝武帝元修 太昌 元年)

        (北魏 孝武帝元修 永兴 元年)

        (北魏 孝武帝元修 永熙 元年)

    533 癸丑 五年 (二年)

    534 甲寅 六年 (三年)

        (东魏 孝静帝元善见 天平 元年)

    535 乙卯 大同 元年 (西魏 文帝元宝炬 大统 元年)

    536 丙辰 二年

    537 丁巳 三年

    538 戊午 四年 (东魏 孝静帝元善见 元象 元年)

    539 己未 五年 (东魏 孝静帝元善见 兴和 元年)

    540 庚申 六年

    541 辛酉 七年

    542 壬戌 八年

    543 癸亥 九年 (东魏蔽 孝静帝元善见 武定 元年)

    544 甲子 十年

    545 乙丑 十一年

    546 丙寅 十二年

        中大同 元年

    547 丁卯 二年

        太清 元年

    548 戊辰 二年

        梁 临贺王萧正德 正平 元年

    549 己巳 二年

        太清 三年

    550 庚午 梁 简文帝萧纲 大宝 元年 (北齐 文宣帝高洋 天保 元年)

    551 辛未 二年

        梁 豫章王萧栋 天正 元年

    552 壬申 梁 武陵王萧纪 天正 二年 (西魏 废帝元钦 元年)

        梁 元帝萧绎 承圣 元年

    553 癸酉 二年

    554 甲戌 三年 (西魏 恭帝拓跋廓 元年)

    555 乙亥 四年

        梁 建安公萧渊明 天成 元年

        梁 敬帝萧方智 绍泰 元年

    556 丙子 二年

    557 丁丑 太平 元年 (北周 闵帝宇文觉 元年 )

        (北周 明帝宇文毓 元年)

        陈 武帝陈霸先 永定 元年

    558 戊寅 二年

    559 己卯 三年 (北周 明帝宇文毓 武成 元年)

    560 庚辰 陈 文帝陈蒨 天嘉 元年 (北齐 废帝高殷 乾明 元年)

        (北齐 孝昭帝高演 皇建 元年)

    561 辛巳 二年 (北周 武帝宇文邕 保定 元年)

        (北齐 武成帝高湛 太宁 元年)

    562 壬午 三年 (北齐 武成帝高湛 河清 元年)

    563 癸未 四年

    564 甲申 五年

    565 乙酉 六年 (北齐 后主高纬 天统 元年)

    566 丙戌 七年 (北周 武帝宇文邕 天和 元年)

        天康 元年

    567 丁亥 陈 废帝陈伯宗 光大 元年

    568 戊子 二年

    569 己丑 陈宣帝陈顼 太建 元年

    570 庚寅 二年 (北齐 后主高纬 武平 元年)

    571 辛卯 三年

    572 壬辰 四年 (北周 武帝宇文邕 建德 元年)

    573 癸巳 五年

    574 甲午 六年

    575 乙未 七年

    576 丙申 八年 (北齐 后主高纬 隆化 元年)

        (北齐 高延宗 德昌 元年)

    577 丁酉 九年 (北齐 幼主高恒 承光 元年)

        (北齐 高绍义 武平 元年)

    578 戊戌 十年 (北周 武帝宇文邕 宣政 元年)

    579 己亥 十一年 (北周 宣帝宇文齑 大成 元年)

        (北周 静帝宇文衍 大象 元年)

    580 庚子 十二年

    581 辛丑 十三年 (北周 静帝宇文衍 大定 元年)

    582 壬寅 十四年

    583 癸卯 陈 后主陈叔宝 至德 元年

    584 甲辰 二年

    585 乙巳 三年

    586 丙午 四年

    587 丁未 祯明 元年

    588 戊申 二年

    589 己酉 三年


远程图片:705982-2442040-nanbei03bak-embed-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3-06-23 20:23 | 5 楼
高不成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大师
精华: 125
发帖: 0
人品: 17
电影票: 180
总资产: 180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1 级
在线时长:4.13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6 小时

回复: 中国历代疆域图!

南北朝2!


远程图片:705986-2442051-nanbeibak-embed-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3-06-23 20:27 | 6 楼
高不成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大师
精华: 125
发帖: 0
人品: 17
电影票: 180
总资产: 180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1 级
在线时长:4.13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6 小时

回复: 中国历代疆域图!

隋(公元581年—618年)
  

    581 辛丑 隋文帝杨坚 开皇 元年

    582 壬寅 二年

    583 癸卯 三年

    584 甲辰 四年

    585 乙巳 五年

    586 丙午 六年

    587 丁未 七年

    588 戊申 八年

    589 己酉 九年

    590 庚戌 十年

    591 辛亥 十一年

    592 壬子 十二年

    593 癸丑 十三年

    594 甲寅 十四年

    595 乙卯 十五年

    596 丙辰 十六年

    597 丁巳 十七年

    598 戊午 十八年

    599 己未 十九年

    600 庚申 二十年

    601 辛酉 仁寿 元年

    602 壬戌 二年

    603 癸亥 三年

    604 甲子 四年

    605 乙丑 隋炀帝杨广 大业 元年

    606 丙寅 二年

    607 丁卯 三年

    608 戊辰 四年

    609 己巳 五年

    610 庚午 六年

    611 辛未 七年

    612 壬申 八年

    613 癸酉 九年

    614 甲戌 十年

    615 乙亥 十一年

    616 丙子 十二年

    617 丁丑 十三年

    618 戊寅 十四年
隋开皇八年(588年)发动了灭陈之战,第二年就攻克陈都建康,当年自江南至岭南全部平定,南北分裂的局面至此结束。隋朝存在的时间尽管很短,建立正式行政区域实施有效管辖的范围却超过了以往。

在北方,于仁寿二年(602年)大破突厥,夺回了河套地区,把边界扩展到阴山以北。在西北,从突厥人手中夺取了今新疆哈密地区;又趁吐谷浑被铁勒打败之机,出兵灭了吐谷浑,把正式行政区的范围扩大到今新疆若羌、且末和青海湖西、兴海县东一带。在南方的海南岛重新设立了珠崖、儋耳、临振三郡,从此大陆政权对海南岛的行政管辖再也没有中断过。在东北,隋朝对高丽的战争以失败而告终,边界仍然是在辽河一线。


远程图片:705989-2442054-suibak-embed-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3-06-23 20:29 | 7 楼
高不成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大师
精华: 125
发帖: 0
人品: 17
电影票: 180
总资产: 180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1 级
在线时长:4.13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6 小时

回复: 中国历代疆域图!

唐(618—907年)
  

    618 戊寅 唐高祖李渊 武德 元年

    619 乙卯 二年

    620 庚辰 三年

    621 辛巳 四年

    622 壬午 五年

    623 癸未 六年

    624 甲申 七年

    625 乙酉 八年

    626 丙戌 九年

    627 丁亥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 元年

    628 戊子 二年

    629 己丑 三年

    630 庚寅 四年

    631 辛卯 五年

    632 壬辰 六年

    633 癸巳 七年

    634 甲午 八年

    635 乙未 九年

    636 丙申 十年

    637 丁酉 十一年

    638 戊戌 十二年

    639 己亥 十三年

    640 庚子 十四年

    641 辛丑 十五年

    642 壬寅 十六年

    643 癸卯 十七年

    644 甲辰 十八年

    645 乙巳 十九年

    646 丙午 二十年

    647 丁未 二十一年

    648 戊申 二十二年

    649 己酉 二十三年

    650 庚戌 唐高宗李治 永徽 元年

    651 辛亥 二年

    652 壬子 三年

    653 癸丑 四年

    654 甲寅 五年

    655 乙卯 六年

    656 丙辰 显庆 元年

    657 丁巳 二年

    658 戊午 三年

    659 己未 四年

    660 庚申 五年

    661 辛酉 六年

        龙朔 元年

    662 壬戌 二年

    663 癸亥 三年

    664 甲子 麟德 元年

    665 乙丑 二年

    666 丙寅 乾封 元年

    667 丁卯 二年

    668 戊辰 总章 元年
  

    669 己巳 二年

    670 庚午 三年

        咸亨 元年

    671 辛未 二年

    672 壬申 三年

    673 癸酉 四年

    674 甲戌 五年

        上元 元年

    675 乙亥 二年

    676 丙子 三年

        仪凤 元年

    677 丁丑 二年

    678 戊寅 三年

    679 乙卯 四年

        调露 元年

    680 庚辰 二年

        永隆 元年

    681 辛巳 二年

        开耀 元年

    682 壬午 二年

        永淳 元年

    683 癸未 二年

        弘道 元年

    684 甲申 唐中宗李显 嗣圣 元年

        唐睿宗李旦 文明 元年

        唐武则天 光宅 元年

    685 乙酉 垂拱 元年

    686 丙戌 二年

    687 丁亥 三年

    688 戊子 四年

    689 己丑 永昌 元年

        载初 元年

    690 庚寅 武后称帝改国号为周 天授 元年

    691 辛卯 二年

    692 壬辰 三年

        如意 元年

        长寿 元年

    693 癸巳 二年

    694 甲午 三年

        延载 元年

    695 乙未 证圣 元年

        天册万岁 元年

    696 丙申 万岁登封 元年

        万岁通天 元年

    697 丁酉 二年

        神功 元年

    698 戊戌 圣历 元年

    699 己亥 二年

    700 庚子 三年

        久视 元年

    701 辛丑 大足 元年

        长安 元年

    702 壬寅 二年

    703 癸卯 三年

    704 甲辰 四年

    705 乙巳 唐中宗李显恢复唐国号 神龙 元年

    706 丙午 二年

    707 丁未 三年

        景龙 元年

    708 戊申 二年

    709 己酉 三年

    710 庚戌 四年

        唐殇帝李重茂 唐隆 元年

        唐睿宗李旦 景云 元年

    711 辛亥 二年

    712 壬子 太极 元年

        延和 元年

        唐玄宗李隆基 先天 元年

    713 癸丑 二年

        开元 元年

    714 甲寅 二年

    715 乙卯 三年

    716 丙辰 四年

    717 丁巳 五年

    718 戊午 六年

    719 己未 七年

    720 庚申 八年

    721 辛酉 九年

    722 壬戌 十年

    723 癸亥 十一年

    724 甲子 十二年

    725 乙丑 十三年

    726 丙寅 十四年

    727 丁卯 十五年

    728 戊辰 十六年

    729 己巳 十七年

    730 庚午 十八年

    731 辛未 十九年

    732 壬申 二十年

    733 癸酉 二十一年

    734 甲戌 二十二年

    735 乙亥 二十三年

    736 丙子 二十四年

    737 丁丑 二十五年

    738 戊寅 二十六年

    739 乙卯 二十七年

    740 庚辰 二十八年

    741 辛巳 二十九年

    742 壬午 天宝 元年

    743 癸未 二年

    744 甲申 三年

    745 乙酉 四年

    746 丙戌 五年

    747 丁亥 六年

    748 戊子 七年

    749 己丑 八年

    750 庚寅 九年

    751 辛卯 十年

    752 壬辰 十一年

    753 癸巳 十二年

    754 甲午 十三年

    755 乙未 十四年

    756 丙申 十五年

        唐肃宗李亨 至德 元年

    757 丁酉 二年

    758 戊戌 三年

        乾元 元年

    759 己亥 二年

    760 庚子 三年

        上元 元年

    761 辛丑 二年

    762 壬寅 唐代宗李豫 宝应 元年

    763 癸卯 二年

        广德 元年

    764 甲辰 二年

    765 乙巳 永泰 元年

    766 丙午 二年

        大历 元年

    767 丁未 二年

    768 戊申 三年

    769 己酉 四年

    770 庚戌 五年

    771 辛亥 六年

    772 壬子 七年

    773 癸丑 八年

    774 甲寅 九年

    775 乙卯 十年

    776 丙辰 十一年

    777 丁巳 十二年

    778 戊午 十三年

    779 己未 十四年

    780 庚申 唐德宗李适 建中 元年

    781 辛酉 二年

    782 壬戌 三年

    783 癸亥 四年

    784 甲子 兴元 元年

    785 乙丑 贞元 元年

    786 丙寅 二年

    787 丁卯 三年

    788 戊辰 四年

    789 己巳 五年

    790 庚午 六年

    791 辛未 七年

    792 壬申 八年

    793 癸酉 九年

    794 甲戌 十年

    795 乙亥 十一年

    796 丙子 十二年

    797 丁丑 十三年

    798 戊寅 十四年

    799 乙卯 十五年

    800 庚辰 十六年

    801 辛巳 十七年

    802 壬午 十八年

    803 癸未 十九年

    804 甲申 二十年

    805 乙酉 二十一年

        唐顺宗李诵 永贞 元年

    806 丙戌 唐宪宗李纯 元和 元年

    807 丁亥 二年

    808 戊子 三年

    809 己丑 四年

    810 庚寅 五年

    811 辛卯 六年

    812 壬辰 七年

    813 癸巳 八年

    814 甲午 九年

    815 乙未 十年

    816 丙申 十一年

    817 丁酉 十二年

    818 戊戌 十三年

    819 乙亥 十四年

    820 庚子 十五年

    821 辛丑 唐穆宗李恒 长庆 元年

    822 壬寅 二年

    823 癸卯 三年

    824 甲辰 四年

    825 乙巳 唐敬宗李湛 宝历 元年

    826 丙午 二年

    827 丁未 三年

        唐文宗李昂 大和 元年

    828 戊申 二年

    829 己酉 三年

    830 庚戌 四年

    831 辛亥 五年

    832 壬子 六年

    833 癸丑 七年

    834 甲寅 八年

    835 乙卯 九年

    836 丙辰 开成 元年

    837 丁巳 二年

    838 戊午 三年

    839 己未 四年

    840 庚申 五年

    841 辛酉 唐武宗李炎 会昌 元年

    842 壬戌 二年

    843 癸亥 三年

    844 甲子 四年

    845 乙丑 五年

    846 丙寅 六年

    847 丁卯 唐宣宗李忱 大中 元年

    848 戊辰 二年

    849 己巳 三年

    850 庚午 四年

    851 辛未 五年

    852 壬申 六年

    853 癸酉 七年

    854 甲戌 八年

    855 乙亥 九年

    856 丙子 十年

    857 丁丑 十一年

    858 戊寅 十二年

    859 乙卯 十三年

        唐懿宗李凗?蚀笾? 十四年

    860 庚辰 咸通 元年

    861 辛巳 二年

    862 壬午 三年

    863 癸未 四年

    864 甲申 五年

    865 乙酉 六年

    866 丙戌 七年

    867 丁亥 八年

    868 戊子 九年

    869 己丑 十年

    870 庚寅 十一年

    871 辛卯 十二年

    872 壬辰 十三年

    873 癸巳 十四年

    874 甲午 十五年

        唐僖宗李儇 乾符 元年

    875 乙未 二年

    876 丙申 三年

    877 丁酉 四年

    878 戊戌 五年

    879 乙亥 六年

    880 庚子 广明 元年

    881 辛丑 二年

        中和 元年

    882 壬寅 二年

    883 癸卯 三年

    884 甲辰 四年

    885 乙巳 五年

        光启 元年

    886 丙午 二年

    887 丁未 三年

    888 戊申 四年

        文德 元年

    889 己酉 唐昭宗李晔 龙纪 元年

    890 庚戌 大顺 元年

    891 辛亥 二年

    892 壬子 景福 元年

    893 癸丑 二年

    894 甲寅 乾宁 元年

    895 乙卯 二年

    896 丙辰 三年

    897 丁巳 四年

    898 戊午 五年

        光化 元年

    899 己未 二年

    900 庚申 三年

    901 辛酉 四年

        天复 元年

    902 壬戌 二年

    903 癸亥 三年

    904 甲子 四年

        天佑?吩?年

    905 乙丑 唐哀帝李柷 天佑?范?年

    906 丙寅 三年

    907 丁卯 四年

随着隋朝的覆灭,除了海南岛以外,扩大的疆域不仅全部丧失,而且隋末唐初的割据势力还招致外敌的入侵。如东突厥就大肆南侵,武德七年(624年),因突厥多次侵扰边境,威胁长安,唐高祖甚至准备迁都,经李世民(唐太宗)劝阻才作罢。隋末形成的各个割据政权也直到该年才全部消灭。

大唐帝国的形成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不久,唐朝就转入攻势,收复并开拓了疆域。贞观四年(630年),李靖大破颉利可汗于阴山,东突厥灭亡,唐朝的实际控制区达到了贝加尔湖以北,设置正式行政区的范围也扩大到了“阴山以北六百里”,超出了今国界。到贞观十四年灭高昌,政区扩大到今新疆东部。另外,唐朝还一度取得黄河上游的河曲之地和大渡河上游一带,设置了州县。在西南今贵州东北部、云南大部和广西恢复了正式行政区。

随着军事行动的胜利和当地少数民族的服从,唐朝在边疆地区先后设立了单于(云中)、安北(瀚海)、安西、北庭、安东、安南六个都护府和若干边州都督府,用以行使对这些地区的管辖权。因此唐朝拥有的疆域最西曾经抵咸海之滨,最北曾经到达西伯利亚,最东曾经至萨哈林岛(库页岛),最南在北纬十八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但这并不是说唐朝的统一范围一直有那么大,因为它从来没有同时达到过这样的范围,而且达到最远点的时间是非常短的。例如,唐朝控制咸海以东是在龙朔元年(661年)后,但到麟德二年(665年)就撤到了葱岭,实际上只维持了三年时间。而那时还没有灭高丽,东部的边界仍在辽河一线。开元三年唐朝又扩展到葱岭以西,但灭朝鲜后在当地设置的安东都护府已退至辽西。天宝十载(751年)唐将高仙芝的三万大军在怛罗斯(今哈萨克东南部江布尔城)被大食(阿拉伯)击败,唐朝的疆域又退至葱岭一线。北方自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灭薛延陀,置燕然都护府,辖有今内蒙古洒套以北、蒙古和叶尼塞河上游和贝加尔湖周围地区。但到仪凤四年(679年)突厥再起就撤至阴山以南,也只维持了三十二年。所以尽管开元、天宝是唐朝的黄金时代,但它的疆域极盛阶段却已经过去,六都护府的控制大为削弱,有的已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倾全力对付,驻守西北的军队全部东调,吐蕃就乘机攻占唐朝西北部领土。到广德元年(763年)叛乱平息时,今陇山、六盘山和黄河以西以及四川盆地以西已成吐蕃领土,当年吐蕃还一度攻占了长安。开始时河西走廊有些地方还由唐朝的地方官守着,不久就完全陷落。

在西南,今云南全省、四川南部和贵州西部已被南诏占有,大渡河成了双方的界河。南诏还不止一次入侵四川,甚至攻入成都。而且西南的少数民族纷纷摆脱唐朝的统治,到唐末,今贵州、湖北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广西西部都已不在唐朝管辖之下了。

随着渤海国的兴起和扩张,东北的疆域也已收缩到今辽宁中部。

大中二年(848年),沙州(治今甘肃敦煌西南)人张议潮驱逐吐蕃守将,收复沙州。 到大中五年,张议潮率沙、瓜、伊、西等十一州归入唐朝。这样唐朝的西部疆域恢复到了今新疆吐鲁番地区,河西走廊和陇东、关中又连成一片。

但由于唐朝国力衰退,对边疆已鞭长莫及。当地汉人实力有限,因而陇右、河西的土地又陆续被吐蕃和回鹘夺去,只有瓜、沙二州始终为张氏所据,孤悬于中原之外。以后曹氏政权取代张氏政权,直到北宋时才灭于西夏。 在隋唐时期,中国境内还有好几个与中原王朝并存的政权:

突厥:起源于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后迁到今新疆天山北麓。5世纪被柔然征服,又被迁于阿尔泰山地区。但到六世纪中叶,空厥迅速强大起来,灭了柔然,建立起一个疆域广阔的汗国,其范围包括今内蒙古中西部、蒙古高原、贝加尔湖周围、西伯利亚南部、今新疆大部和中亚咸海、巴尔喀什湖以东的阿姆河、锡尔河、楚河流域。582年(隋开皇二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大致以阿尔泰山为界。

东突厥于630年(唐贞观四年)灭于唐。682年,骨咄禄自立为可汗,起兵复国,传至其弟默啜时脱离唐朝而独立,疆域大致恢复到被灭以前。但其内部部族众多,各有领地,统治很不稳定。末年国内大乱,744年(唐天宝三载)灭于回纥。

西突厥在统叶护可汗(?-630或628年)在位时疆域达到极盛。但在统叶护死后,汗国陷于分裂。659年被唐军破灭。

回纥(回鹘):在北魏时称袁纥,隋时称韦纥,大业年间(605-618年)因反抗西突厥,与附近的仆固、同罗、拔野古等部族结成同盟,总称为回纥。曾助唐朝灭东突厥、薛延陀、西突厥;灭突厥后即是到唐朝承认,基本继承了突厥的疆域。后因助唐平定安史之乱,与唐朝关系进一步密切。788年(唐贞元四年)起自行改称回鹘。以后又越过阿尔泰山向西扩展,取得天山以北地区,并一度进入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回鹘的后期重蹈了突厥的覆辙,在内乱和天灾中,灭于在自己疆域内的黠戛斯。 亡国后的回鹘人大部西迁,其中主要的两支以后在天山东段建立了西州回鹘(高昌回鹘),在河西走廊中段建立了河西回鹘。另外一支回鹘人迁至葱岭以西的楚河流域,投奔葛逻禄,称葱岭西回鹘,在10世纪初与葛逻禄共同建立黑汗(喀喇汗国)。

吐蕃:青藏高原上的各部族到七世纪初形成了三大势力--吐谷浑、苏毗(孙波、孙波如)和吐蕃。吐谷浑灭于隋朝,唐初复国,但在632年(唐贞观六年)再次被灭,成为唐朝的一部分。而吐蕃在其赞普(首领)松赞干布时期,征服了苏毗、羊同等部,又取得吐谷浑旧地,迁都逻些(一作逻娑,今拉萨),基本上统一了青藏高原。又向西征服了大、小勃律,向南取得了泥婆罗(今尼泊尔)等地。安史之乱后向东、向南扩张,在8世纪后期至9世纪初,疆域达到极盛:西起葱岭,东至陇山、四川盆地的西缘,北起天山山脉、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南至喜马拉雅山南麓。8世纪后期发生内乱,国势转衰。到9世纪后,疆域大致维持在青藏高原。

南诏:云贵高原上部族众多,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当地六诏(乌蛮的六个部分)之一的蒙舍诏在今云南巍山建立大蒙政权。8世纪初,吐蕃侵入云贵高原,威胁唐朝的西南。为了对付吐蕃,唐朝支持蒙舍诏首领皮逻阁统一了六诏,并迁至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南)。天宝年间皮逻阁并知了东爨和西爨。天宝九载(750年)反唐,次年击败前往征讨的唐军,从此脱离唐朝。

南诏在八世纪末迁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其极盛时疆域包括今云南全部、四川大渡河以南大部、贵州西部,以及缅甸北部那加山脉和萨温江以东、寮国北部等地。902年(唐天复二年),权臣郑买嗣夺取政权,次年建大长和国。九世纪前期段思平取得政权,建大理国。 渤海国:高丽被灭后,其故将大祚荣被安置在辽西的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市)。以后契丹叛乱占了营州,大祚荣率旧部进入革未革曷地区,成了革未革曷人的首领。698年(唐圣历元年),大祚荣建振(一作震)国,以显州(今吉林敦化)为都。713年(唐先天二年)受唐封为渤海郡王,改称渤海。八世纪中叶,迁都于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西南东京城)。极盛时疆域西至今吉林农安、梨树,辽宁昌图、宽甸,东至于海,北至黑龙江鹤岗、同江、抚远及以东至海,南至辽宁丹东市东北至朝鲜龙兴江一线。926年(契丹天显元年)为契丹所灭,改为东丹国,成为契丹附庸。辽太宗三年(928年)被迁至辽东,982年(辽乾亨四年)废。


远程图片:705992-2442056-tangbak-embed-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3-06-23 20:31 | 8 楼
高不成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大师
精华: 125
发帖: 0
人品: 17
电影票: 180
总资产: 180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1 级
在线时长:4.13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6 小时

回复: 中国历代疆域图!

宋 北宋(公元960—1127年)

    960 庚申 宋太祖赵匡胤 建隆 元年

    961 辛酉 二年

    962 壬戌 三年

    963 癸亥 四年

        乾德 元年

    964 甲子 二年

    965 乙丑 三年

    966 丙寅 四年

    967 丁卯 五年

    968 戊辰 六年

        开宝 元年

    969 己巳 二年

    970 庚午 三年

    971 辛未 四年

    972 壬申 五年

    973 癸酉 六年

    974 甲戌 七年

    975 乙亥 八年

    976 丙子 九年

        宋太宗赵炅 太平兴国 元年

    977 丁丑 二年

    978 戊寅 三年

    979 己卯 四年

    980 庚辰 五年

    981 辛巳 六年

    982 壬午 七年

    983 癸未 八年

    984 甲申 九年

        雍熙 元年

    985 乙酉 二年

    986 丙戌 三年

    987 丁亥 四年

    988 戊子 端拱 元年

    989 己丑 二年

    990 庚寅 淳化 元年

    991 辛卯 二年

    992 壬辰 三年

    993 癸巳 四年

    994 甲午 五年

    995 乙未 至道 元年

    996 丙申 二年

    997 丁酉 三年

    998 戊戌 宋真宗赵恒 咸平 元年

    999 己亥 二年

    1000 庚子 三年

    1001 辛丑 四年

    1002 壬寅 五年

    1003 癸卯 六年

    1004 甲辰 景德 元年

    1005 乙巳 二年

    1006 丙午 三年

    1007 丁未 四年

    1008 戊申 大中祥符 元年

    1009 己酉 二年

    1010 庚戌 三年

    1011 辛亥 四年

    1012 壬子 五年

    1013 癸丑 六年

    1014 甲寅 七年

    1015 乙卯 八年

    1016 丙辰 九年

    1017 丁巳 天禧 元年

    1018 戊午 二年

    1019 己未 三年

    1020 庚申 四年

    1021 辛酉 五年

    1022 壬戌 乾兴 元年

    1023 癸亥 宋仁宗赵祯 天圣 元年

    1024 甲子 二年

    1025 乙丑 三年

    1026 丙寅 四年

    1027 丁卯 五年

    1028 戊辰 六年

    1029 己巳 七年

    1030 庚午 八年

    1031 辛未 九年

    1032 壬申 十年

         明道 元年

    1033 癸酉 二年

    1034 甲戌 景祐?? 元年

    1035 乙亥 二年

    1036 丙子 三年

    1037 丁丑 四年

    1038 戊寅 五年

         宝元 元年

    1039 己卯 二年

    1040 庚辰 三年

         康定 元年

    1041 辛巳 二年

         庆历 元年

    1042 壬午 二年

    1043 癸未 三年

    1044 甲申 四年

    1045 乙酉 五年

    1046 丙戌 六年

    1047 丁亥 七年

    1048 戊子 八年

    1049 己丑 皇祐?? 元年

    1050 庚寅 二年

    1051 辛卯 三年

    1052 壬辰 四年

    1053 癸巳 五年

    1054 甲午 六年

         至和 元年

    1055 乙未 二年

    1056 丙申 三年

         嘉祐?? 元年

    1057 丁酉 二年

    1058 戊戌 三年

    1059 己亥 四年

    1060 庚子 五年

    1061 辛丑 六年

    1062 壬寅 七年

    1063 癸卯 八年

    1064 甲辰 宋英宗赵曙 治平 元年

    1065 乙巳 二年

    1066 丙午 三年

    1067 丁未 四年

    1068 戊申 宋神宗赵顼 熙宁 元年

    1069 己酉 二年

    1070 庚戌 三年

    1071 辛亥 四年

    1072 壬子 五年

    1073 癸丑 六年

    1074 甲寅 七年

    1075 乙卯 八年

    1076 丙辰 九年

    1077 丁巳 十年

    1078 戊午 元丰 元年

    1079 己未 二年

    1080 庚申 三年

    1081 辛酉 四年

    1082 壬戌 五年

    1083 癸亥 六年

    1084 甲子 七年

    1085 乙丑 八年

    1086 丙寅 宋哲宗赵煦 元祐?吩?年

    1087 丁卯 二年

    1088 戊辰 三年

    1089 己巳 四年

    1090 庚午 五年

    1091 辛未 六年

    1092 壬申 七年

    1093 癸酉 八年

    1094 甲戌 九年

         绍圣 元年

    1095 乙亥 二年

    1096 丙子 三年

    1097 丁丑 四年

    1098 戊寅 五年

         元符 元年

    1099 己卯 二年

    1100 庚辰 三年

    1101 辛巳 宋徽宗赵佶 建中靖国 元年

    1102 壬午 崇宁 元年

    1103 癸未 二年

    1104 甲申 三年

    1105 乙酉 四年

    1106 丙戌 五年

    1107 丁亥 大观..元年

    1108 戊子 二年

    1109 己丑 三年

    1110 庚寅 四年

    1111 辛卯 政和 元年

    1112 壬辰 二年

    1113 癸巳 三年

    1114 甲午 四年

    1115 乙未 五年

    1116 丙申 六年

    1117 丁酉 七年

    1118 戊戌 八年

         重和 元年

    1119 己亥 二年

         宣和 元年

    1120 庚子 二年

    1121 辛丑 三年

    1122 壬寅 四年

    1123 癸卯 五年

    1124 甲辰 六年

    1125 乙巳 七年

    1126 丙午 宋钦宗赵桓 靖康 元年

    1127 丁未 二年

960年,赵匡胤通过兵变取代了后周,建立宋朝。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北宋消灭了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基本上恢复了唐朝后期的疆域。但是它的北界已经退至今山西中部、河北中部及天津市区一线。五代十国的结束并不是统一的到来,因为新建立的宋朝只是消灭了山西和南方的割据政权,却接受了与北方的辽朝的对峙局面,并且从来没有打算取消西南的大理国。以后,西北又建立了西夏。因此,辽宋时期仍然是分裂的继续。在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取代了辽朝以后,重现了南北朝的势态;同时还存在西夏、西辽、大理和以后崛起的蒙古。

1034年(宋景祜元年)西夏建国后,宋朝的西北界就大致稳定在今甘肃兰州、靖远、宁夏同心及陕西北部的山一线。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到北宋后期的熙宁、大观年间,经过多次征伐和“招抚”,今四川南部、湖北西南、湖南西部、贵州东北和广西西部重新归入版图,设置了正式州县或羁縻州。

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攻占开封,次年宋徽宗和钦宗二帝被掳北上,北宋覆灭。


远程图片:705997-2442065-beisong01bak-embed-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3-06-23 20:34 | 9 楼
高不成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大师
精华: 125
发帖: 0
人品: 17
电影票: 180
总资产: 180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1 级
在线时长:4.13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6 小时

回复: 中国历代疆域图!

南宋 (公元1127—1279年)

    1127 丁未 宋高宗赵构 建炎 元年

    1128 戊申 二年

    1129 己酉 三年

    1130 庚戌 四年

    1131 辛亥 绍兴 元年

    1132 壬子 二年

    1133 癸丑 三年

    1134 甲寅 四年

    1135 乙卯 五年

    1136 丙辰 六年

    1137 丁巳 七年

    1138 戊午 八年

    1139 己未 九年

    1140 庚申 十年

    1141 辛酉 十一年

    1142 壬戌 十二年

    1143 癸亥 十三年

    1144 甲子 十四年

    1145 乙丑 十五年

    1146 丙寅 十六年

    1147 丁卯 十七年

    1148 戊辰 十八年

    1149 己巳 十九年

    1150 庚午 二十年

    1151 辛未 二十一年

    1152 壬申 二十二年

    1153 癸酉 二十三年

    1154 甲戌 二十四年

    1155 乙亥 二十五年

    1156 丙子 二十六年

    1157 丁丑 二十七年

    1158 戊寅 二十八年

    1159 己卯 二十九年

    1160 庚辰 三十年

    1161 辛巳 三十一年

    1162 壬午 三十二年

    1163 癸未 宋孝宗赵慎 隆兴 元年

    1164 甲申 二年

    1165 乙酉 乾道 元年

    1166 丙戌 二年

    1167 丁亥 三年

    1168 戊子 四年

    1169 己丑 五年

    1170 庚寅 六年

    1171 辛卯 七年

    1172 壬辰 八年

    1173 癸巳 九年

    1174 甲午 淳熙 元年

    1175 乙未 二年

    1176 丙申 三年

    1177 丁酉 四年

    1178 戊戌 五年

    1179 己亥 六年

    1180 庚子 七年

    1181 辛丑 八年

    1182 壬寅 九年

    1183 癸卯 十年

    1184 甲辰 十一年

    1185 乙巳 十二年

    1186 丙午 十三年

    1187 丁未 十四年

    1188 戊申 十五年

    1189 己酉 十六年

    1190 庚戌 宋光宗赵暴 绍熙 元年

    1191 辛亥 二年

    1192 壬子 三年

    1193 癸丑 四年

    1194 甲寅 五年

    1195 乙卯 宋宁宗赵扩 庆元 元年

    1196 丙辰 二年

    1197 丁巳 三年

    1198 戊午 四年

    1199 己未 五年

    1200 庚申 六年

    1201 辛酉 嘉泰 元年

    1202 壬戌 二年

    1203 癸亥 三年

    1204 甲子 四年

    1205 乙丑 开禧 元年

    1206 丙寅 二年

    1207 丁卯 三年

    1208 戊辰 嘉定 元年

    1209 己巳 二年

    1210 庚午 三年

    1211 辛未 四年

    1212 壬申 五年

    1213 癸酉 六年

    1214 甲戌 七年

    1215 乙亥 八年

    1216 丙子 九年

    1217 丁丑 十年

    1218 戊寅 十一年

    1219 己卯 十二年

    1220 庚辰 十三年

    1221 辛巳 十四年

    1222 壬午 十五年

    1223 癸未 十六年

    1224 甲申 十七年

    1225 乙酉 宋理宗赵昀 宝庆 元年

    1226 丙戌 二年

    1227 丁亥 三年

    1228 戊子 绍定 元年

    1229 己丑 二年

    1230 庚寅 三年

    1231 辛卯 四年

    1232 壬辰 五年

    1233 癸巳 六年

    1234 甲午 端平 元年

    1235 乙未 二年

    1236 丙申 三年

    1237 丁酉 嘉熙 元年

    1238 戊戌 二年

    1239 己亥 三年

    1240 庚子 四年

    1241 辛丑 淳祐?? 元年

    1242 壬寅 二年

    1243 癸卯 三年

    1244 甲辰 四年

    1245 乙巳 五年

    1246 丙午 六年

    1247 丁未 七年

    1248 戊申 八年

    1249 己酉 九年

    1250 庚戌 十年

    1251 辛亥 十一年

    1252 壬子 十二年

    1253 癸丑 宝祐?? 元年

    1254 甲寅 二年

    1255 乙卯 三年

    1256 丙辰 四年

    1257 丁巳 五年

    1258 戊午 六年

    1259 己未 开庆 元年

    1260 庚申 景定 元年

    1261 辛酉 二年

    1262 壬戌 三年

    1263 癸亥 四年

    1264 甲子 五年

    1265 乙丑 宋度宗赵禥 咸淳 元年

    1266 丙寅 二年

    1267 丁卯 三年

    1268 戊辰 四年

    1269 己巳 五年

    1270 庚午 六年

    1271 辛未 七年

    1272 壬申 八年

    1273 癸酉 九年

    1274 甲戌 十年

    1275 乙亥 宋恭宗赵显 德祐?? 元年

    1276 丙子 二年

         宋端宗赵是 景炎 元年

    1277 丁丑 二年

    1278 戊寅 三年

    帝昺赵昺 祥兴 元年

    1279 己卯 二年

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攻占开封,次年宋徽宗和钦宗二帝被掳北上,北宋覆灭。赵构(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南)即位,史称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建为行在所(临时首都)。傳至帝昺時,於祥興二年為元朝所滅。

南宋的歷史都由抗擊北方外族的戰爭而相關,從1127年開始,南宋王朝對金王朝進行了五次戰爭,最後都要被蒙古人所滅。南宋在抗金的戰爭和抗元戰爭中出現了一些名將,名臣,其中岳飛,韓世忠,張浚,文天祥和陸秀夫等。

与北宋相比,南宋的南部和西南边界并汉有什么变化,但北界却因金人的入侵而大大南移了。经过多次争夺和谈判,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皇统元年),宋金议定以淮河为界。次年又将西部界线调整至大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及今秦岭以南。以后虽有局部变动,但基本上稳定在这条界线。据赵汝成书于宝庆二年(1226年)的《诸蕃志》的记载,当时澎湖列岛已隶属于福建路的晋江县。这标帜着大陆政权对海上岛屿行使管辖的加强。

与北宋、南宋并存的其他政权还有:

辽:建立辽朝的契丹人发祥于潢河(今沙拉木伦河和西辽河)流域,五代初崛起,疆域迅速扩大,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幅员辽阔和大帝国。辽朝的稳定疆域,西起金山(今阿尔泰山),北至蒙古高原北缘和外兴安岭,东抵萨哈林岛(库页岛)。其南界的西段大致按今中蒙国界分别与西州回鹘、西夏相接;东段在今内蒙古、山西、河北境内与北宋为界。辽灭渤海后,还一直拥有朝鲜半岛东北部原属渤海国的一块土地,因此辽与高丽的边界大致在今朝鲜咸兴至鸭绿江口南岸一线。1125年灭于金。 于阗:唐后期以来成为独立政权,11世纪初的辖境约有今新疆且末、麦盖提、莎车以南地和帕米尔高原。北宋时灭于回鹘黑汗王。

黑汗(喀喇汗):10世纪末,楚河流域的葛逻禄(割禄)联合西迁后的一部分回鹘人趁伊朗萨曼不至王朝瓦解之际,取得了河间(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地带,建立黑汗(喀喇汗)王朝,定都于八剌沙衮(原苏联吉尔吉斯北部托克马克东南)。11世纪的疆域包括今新疆西部伊宁、塔城一带和塔什干和喀什一带,阿姆河中游达尔甘塔以东、锡尔河中段以东、巴尔喀什湖以南地。1140年归入西辽。 西夏:宋雍熙二年(985年),党项族首领李继迁袭据银州,从此开始了与宋朝的对抗。明道元年(1032年)李德明死,子元昊继立;1035年(宋景祜二年)灭沙州曹氏政权,占有河西走廊。1038年(宋宝元元年)元昊称大夏皇帝,宋称为西夏。经过与宋、辽的反复交战,西夏的疆域大致稳定在北起今中蒙边界,南至祁连山脉、今甘肃兰州、靖远、宁夏同心、陕西靖边、佳县西南一线,西起今甘肃西界,东至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乌梁素海、包头市西、东胜、陕西神木、佳县西一线这样的范围内。金灭辽和北宋后,西夏的东界与金为邻,北部与蒙古为界,大致与辽时相同。在南宋初,西夏取得了河湟地区(今青海东部)。1227年灭于蒙古。

金:1114年(辽天庆四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以鸭子河(今权花江哈尔滨以西一段)一带为基地,起兵反辽。次年称帝,国号大金。至天会三年(1125年,辽保大王年)灭辽,五年(宋靖康二年)灭北宋。金灭辽后,取得了它的大部分疆域,但始终没能征服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因此即使在金全盛时,它的西界也只到达今大兴安岭北段、蒙古乔巴山、蒙古二连浩特一线。以后随着蒙古的日益强大,金的边界不断后撤。贞祜二年(1214年),在蒙古的军事压力下迁都南京(汴京,今河南开封)。此后疆域日渐缩小,1234年亡。 西辽:在辽覆灭的前夜,宗室耶律大石于保大四年(1124年)自立为王,率部西迁。在占据了西州回鹘和黑汗国旧地后,又向西扩展到阿姆河流域。1132年(一说1131年)在起儿漫(原苏联中亚布哈拉西北)称帝,以后建都于虎思斡耳朵(原苏联吉尔吉斯托克马克以东楚河南岸)。西辽的最大疆域包括今新疆全部,帕米尔高原以西至咸泫南的阿姆河西岸,巴尔喀什湖以东北至今蒙古西部。蒙古兴起后,西辽的东北部日渐为蒙古所占。1211年及蛮王屈出律夺取政权,但仍用西辽国号,至1218年为蒙古所灭。

大理:937年段氏大理建立时,安全继承了南诏(大长和、大义宁)的疆域。进入宋代后,由于宋朝一直受到北方的军事威胁,无力经营西南,大理也一度接受宋朝的封号;双方相安无事,边界长期稳定。至1253年(蒙古宪宗三年)被忽必烈所灭,后置为云南行省。

吐蕃:吐蕃诸部仍处于分裂状态,因而除了与宋、西夏接壤地带的一些部族与之有军事冲突外,没有向外扩张的能力。


远程图片:706013-2442054-suibak-embed-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3-06-23 20:47 | 10 楼
高不成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大师
精华: 125
发帖: 0
人品: 17
电影票: 180
总资产: 180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1 级
在线时长:4.13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6 小时

回复: 中国历代疆域图!

元 (公元1271—1368年)

    1271 辛未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 至元 八年

    1272 壬申 九年

    1273 癸酉 十年

    1274 甲戌 十一年

    1275 乙亥 十二年

    1276 丙子 十三年

    1277 丁丑 十四年

    1278 戊寅 十五年

    1279 己卯 十六年

    1280 庚辰 十七年

    1281 辛巳 十八年

    1282 壬午 十九年

    1283 癸未 二十年

    1284 甲申 二十一年

    1285 乙酉 二十二年

    1286 丙戌 二十三年

    1287 丁亥 二十四年

    1288 戊子 二十五年

    1289 己丑 二十六年

    1290 庚寅 二十七年

    1291 辛卯 二十八年

    1292 壬辰 二十九年

    1293 癸巳 三十年

    1294 甲午 三十一年

    1295 乙未 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 元贞 元年

    1296 丙申 二年

    1297 丁酉 三年

         大德 元年

    1298 戊戌 二年

    1299 乙亥 三年

    1300 庚子 四年

    1301 辛丑 五年

    1302 壬寅 六年

    1303 癸卯 七年

    1304 甲辰 八年

    1305 乙巳 九年

    1306 丙午 十年

    1307 丁未 十一年

    1308 戊申 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 至大 元年

    1309 己酉 二年

    1310 庚戌 三年

    1311 辛亥 四年

    1312 壬子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皇庆 元年

    1313 癸丑 二年

    1314 甲寅 延祐?吩?年

    1315 乙卯 二年

    1316 丙辰 三年

    1317 丁巳 四年

    1318 戊午 五年

    1319 己未 六年

    1320 庚申 七年

    1321 辛酉 元英孛儿只斤宗硕德八剌 至治 元年

    1322 壬戌 二年

    1323 癸亥 三年

    1324 甲子 元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 泰定 元年

    1325 乙丑 二年

    1326 丙寅 三年

    1327 丁卯 四年

    1328 戊辰 五年

         致和 元年

         元幼主孛儿只斤阿速吉八 天顺 元年

         元文宗孛儿只斤图贴睦尔 天历 元年

    1329 己巳 二年

    1330 庚午 三年

         至顺 元年

    1331 辛未 二年

    1332 壬申 元宁宗孛儿只斤懿瞵质班 三年

    1333 癸酉 四年

         元惠宗孛儿只斤妥镤贴睦尔 元统 元年

    1334 甲戌 二年

    1335 乙亥 三年

         至元 元年

    1336 丙子 二年

    1337 丁丑 三年

    1338 戊寅 四年

    1339 己卯 五年

    1340 庚辰 六年

    1341 辛巳 至正 元年

    1342 壬午 二年

    1343 癸未 三年

    1344 甲申 四年

    1345 乙酉 五年

    1346 丙戌 六年

    1347 丁亥 七年

    1348 戊子 八年

    1349 己丑 九年

    1350 庚寅 十年

    1351 辛卯 十一年

    1352 壬辰 十二年

    1353 癸巳 十三年

    1354 甲午 十四年

    1355 乙未 十五年

    1356 丙申 十六年

    1357 丁酉 十七年

    1358 戊戌 十八年

    1359 乙亥 十九年

    1360 庚子 二十年

    1361 辛丑 二十一年

    1362 壬寅 二十二年

    1363 癸卯 二十三年

    1364 甲辰 二十四年

    1365 乙巳 二十五年

    1366 丙午 二十六年

    1367 丁未 二十七年

    1368 戊申 二十八年

疆域空前的元帝国

13世纪初在中国范围内存在着七个分裂的政权或区域:蒙古地区、西辽、西夏、金、南宋、大理、吐蕃地区。这七个单位中,五个是由一个政权统治着的,其中又以宋、金统一程度最高;吐蕃和蒙古地区内部也是分裂的。但将这七个单位统一起来的历史任务却由蒙古完成了。

蒙古族领袖奇渥温铁木真于1206年首先统一了蒙古各部,被称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四年(1209年)蒙古进攻西夏,围国都中兴府,迫西夏求和而去。又攻西辽属国畏兀尔,取得今新疆乌鲁木齐、吐钽番和哈密一带。六年(1211年)攻取西辽另一属国剌钽,将疆域扩展到今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同年秋,蒙古进攻金国,不久就攻入居庸关,威胁金的中都(今北京),并攻陷了今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大批州县。九年(1214年,金贞祜二年)初,蒙古军进抵中都,金宣宗求和,成吉思汗退兵。五月,金宣宗迁都南京(汴京,今河南开封)。蒙古军再次南下,并在次年二月破金中都。十三年(1218年),蒙古军杀及蛮王屈出律,原西辽疆域全部由蒙古占领。蒙古军又先后攻下河东(今山西)、河北和山东。至成吉思汗十六年(1211年,金兴定五年),金黄河以北土地基本上已落入蒙古手中,只剩下河南的半壁江山了。二十一年(1226年),成吉思汗亲自率军攻西夏,夺取甘、肃等州,次年六月灭西夏。七月成吉思汗病死在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行营。

他的儿子窝阔台汗(元太宗)继位后,继续对金的进攻,并与南宋议定南北夹击。六年(1234年)正月,蒙、宋军破蔡州(今河南汝南),金哀宗自杀,末帝死于乱军,金亡。同年窝阔台就与臣下议定攻宋,蒙古军袭败北上宋军。此后,灭宋的军事行动持续了四十多年,在长江小游的四川、中游的襄阳和淮河中游,战争进行得尤其激烈。蒙哥汗(元宪宗)二年(1252年),命忽必烈征大理。次年攻破大理城。四年大理国主段智兴被擒,大理国亡。

大约在此前的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吐蕃宗教领袖八思巴的叔父萨斯迦班智达曾会见过蒙古的大将阔端,表示接受蒙古大汗的管辖;但一部分吐蕃贵族不愿服从蒙古。因此在灭大理后,蒙古军进入吐蕃,镇压了不服的贵族,完全控制了吐蕃地区。

在攻占了襄阳,夺取了四川大部以后,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宋咸淳十年)下诏伐宋,发动全面进攻。至元十三年(宋德祜二年)正月,元兵逼近临安(今浙江杭州),宋廷奉表投降。尽管文天祥、张世杰等在继续抵抗,但终于回天无力,到十六年(宋祥兴二年)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南海上)战败,宋朝的残余势力也覆灭了。从消灭南宋残余势力的至元十六年开始,到元末红巾军起并形成割据的至正十二年(1352年),元朝的统一局面维持了七十三年。

从成吉思汗十五年(1220年)进行第一次西征开始,蒙古帝国的疆域迅速扩张到中亚、西亚直至欧洲。成吉思汗晚年实行分封,将今天山、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以西的土地都封给了三个儿子。由于大家服从成吉思汗,帝国还是统一的。窝阔台当大汗时,也还可以指挥各部。但到蒙哥(宪宗)、忽必烈(世祖)时,各部已不相统属,互相争夺大汗的位置,蒙古帝国分裂成元帝国与三大汗国。

从元朝开始,整个青藏高原成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与中国其他部分结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根据吐蕃地区普遍信奉喇嘛教的实际,元朝将它划归掌管全国佛教事务的机构--宣政院(至元初设时称总置院,二十五年改名)管辖;并根据当地需要设分院驻理。这些机构有的管理军事,有的办理民事,有的兼管军民。因此尽管元朝在吐蕃地区实行不同于汉族地区的政策,但同样建立了一整套行政和军事机构,行使着完全的主权。

除了今新疆地区的较大变动外,元朝的疆域是稳定的:在北方,西起今额尔齐斯河,东至鄂霍次克海。在东部,拥有今朝鲜半岛的东北部。在西南,包括今克什米尔地区以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锡金等地,今缅甸东北部和泰国北部。

与汉、唐极盛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不仅在面积上大大超过了它们,而且在控制程度上也远胜于它们。除了吐蕃地区以外,元朝在全国都设置了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其中包括汉唐时从未正式设置过政区的阴山山脉和辽河以北地区。


远程图片:706070-2442071-yuan01bak-embed-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3-06-23 21:20 | 11 楼
高不成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大师
精华: 125
发帖: 0
人品: 17
电影票: 180
总资产: 180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1 级
在线时长:4.13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6 小时

回复: 中国历代疆域图!

明(公元1368—1644年)

    1368 戊申 明太祖朱元璋 洪武 元年

    1369 己酉 二年

    1370 庚戌 三年

    1371 辛亥 四年

    1372 壬子 五年

    1373 癸丑 六年

    1374 甲寅 七年

    1375 乙卯 八年

    1376 丙辰 九年

    1377 丁巳 十年

    1378 戊午 十一年

    1379 己未 十二年

    1380 庚申 十三年

    1381 辛酉 十四年

    1382 壬戌 十五年

    1383 癸亥 十六年

    1384 甲子 十七年

    1385 乙丑 十八年

    1386 丙寅 十九年

    1387 丁卯 二十年

    1388 戊辰 二十一年

    1389 己巳 二十二年

    1390 庚午 二十三年

    1391 辛未 二十四年

    1392 壬申 二十五年

    1393 癸酉 二十六年

    1394 甲戌 二十七年

    1395 乙亥 二十八年

    1396 丙子 二十九年

    1397 丁丑 三十年

    1398 戊寅 三十一年

    1399 己卯 明惠帝朱允溫?慕ㄎ? 元年

    1400 庚辰 二年

    1401 辛巳 三年

    1402 壬午 四年

    1403 癸未 明成祖朱棣 永乐 元年

    1404 甲申 二年

    1405 乙酉 三年

    1406 丙戌 四年

    1407 丁亥 五年

    1408 戊子 六年

    1409 己丑 七年

    1410 庚寅 八年

    1411 辛卯 九年

    1412 壬辰 十年

    1413 癸巳 十一年

    1414 甲午 十二年

    1415 乙未 十三年

    1416 丙申 十四年

    1417 丁酉 十五年

    1418 戊戌 十六年

    1419 乙亥 十七年

    1420 庚子 十八年

    1421 辛丑 十九年

    1422 壬寅 二十年

    1423 癸卯 二十一年

    1424 甲辰 二十二年

    1425 乙巳 明仁宗朱高炽 洪熙 元年

    1426 丙午 明宣宗朱瞻基 宣德 元年

    1427 丁未 二年

    1428 戊申 三年

    1429 己酉 四年

    1430 庚戌 五年

    1431 辛亥 六年

    1432 壬子 七年

    1433 癸丑 八年

    1434 甲寅 九年

    1435 乙卯 十年

    1436 丙辰 明英宗朱祁镇 正统 元年

    1437 丁巳 二年

    1438 戊午 三年

    1439 己未 四年

    1440 庚申 五年

    1441 辛酉 六年

    1442 壬戌 七年

    1443 癸亥 八年

    1444 甲子 九年

    1445 乙丑 十年

    1446 丙寅 十一年

    1447 丁卯 十二年

    1448 戊辰 十三年

    1449 己巳 十四年

    1450 庚午 明代宗朱祁钰 景泰 元年

    1451 辛未 二年

    1452 壬申 三年

    1453 癸酉 四年

    1454 甲戌 五年

    1455 乙亥 六年

    1456 丙子 七年

    1457 丁丑 明英宗朱祁镇 天顺 元年

    1458 戊寅 二年

    1459 己卯 三年

    1460 庚辰 四年

    1461 辛巳 五年

    1462 壬午 六年

    1463 癸未 七年

    1464 甲申 八年

    1465 乙酉 明宪宗朱见深 成化 元年

    1466 丙戌 二年

    1467 丁亥 三年

    1468 戊子 四年

    1469 己丑 五年

    1470 庚寅 六年

    1471 辛卯 七年

    1472 壬辰 八年

    1473 癸巳 九年

    1474 甲午 十年

    1475 乙未 十一年

    1476 丙申 十二年

    1477 丁酉 十三年

    1478 戊戌 十四年

    1479 乙亥 十五年

    1480 庚子 十六年

    1481 辛丑 十七年

    1482 壬寅 十八年

    1483 癸卯 十九年

    1484 甲辰 二十年

    1485 乙巳 二十一年

    1486 丙午 二十二年

    1487 丁未 二十三年

    1488 戊申 明孝宗朱祐樘 弘治 元年

    1489 己酉 二年

    1490 庚戌 三年

    1491 辛亥 四年

    1492 壬子 五年

    1493 癸丑 六年

    1494 甲寅 七年

    1495 乙卯 八年

    1496 丙辰 九年

    1497 丁巳 十年

    1498 戊午 十一年

    1499 己未 十二年

    1500 庚申 十三年

    1501 辛酉 十四年

    1502 壬戌 十五年

    1503 癸亥 十六年

    1504 甲子 十七年

    1505 乙丑 十八年

    1506 丙寅 明武宗朱厚照 正德 元年

    1507 丁卯 二年

    1508 戊辰 三年

    1509 己巳 四年

    1510 庚午 五年

    1511 辛未 六年

    1512 壬申 七年

    1513 癸酉 八年

    1514 甲戌 九年

    1515 乙亥 十年

    1516 丙子 十一年

    1517 丁丑 十二年

    1518 戊寅 十三年

    1519 己卯 十四年

    1520 庚辰 十五年

    1521 辛巳 十六年

    1522 壬午 明世宗朱厚熜?偶尉? 元年

    1523 癸未 二年

    1524 甲申 三年

    1525 乙酉 四年

    1526 丙戌 五年

    1527 丁亥 六年

    1528 戊子 七年

    1529 己丑 八年

    1530 庚寅 九年

    1531 辛卯 十年

    1532 壬辰 十一年

    1533 癸巳 十二年

    1534 甲午 十三年

    1535 乙未 十四年

    1536 丙申 十五年

    1537 丁酉 十六年

    1538 戊戌 十七年

    1539 乙亥 十八年

    1540 庚子 十九年

    1541 辛丑 二十年

    1542 壬寅 二十一年

    1543 癸卯 二十二年

    1544 甲辰 二十三年

    1545 乙巳 二十四年

    1546 丙午 二十五年

    1547 丁未 二十六年

    1548 戊申 二十七年

    1549 己酉 二十八年

    1550 庚戌 二十九年

    1551 辛亥 三十年

    1552 壬子 三十一年

    1553 癸丑 三十二年

    1554 甲寅 三十三年

    1555 乙卯 三十四年

    1556 丙辰 三十五年

    1557 丁巳 三十六年

    1558 戊午 三十七年

    1559 己未 三十八年

    1560 庚申 三十九年

    1561 辛酉 四十年

    1562 壬戌 四十一年

    1563 癸亥 四十二年

    1564 甲子 四十三年

    1565 乙丑 四十四年

    1566 丙寅 四十五年

    1567 丁卯 明穆宗朱载贺 隆庆 元年

    1568 戊辰 二年

    1569 己巳 三年

    1570 庚午 四年

    1571 辛未 五年

    1572 壬申 六年

    1573 癸酉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 元年

    1574 甲戌 二年

    1575 乙亥 三年

    1576 丙子 四年

    1577 丁丑 五年

    1578 戊寅 六年

    1579 己卯 七年

    1580 庚辰 八年

    1581 辛巳 九年

    1582 壬午 十年

    1583 癸未 十一年

    1584 甲申 十二年

    1585 乙酉 十三年

    1586 丙戌 十四年

    1587 丁亥 十五年

    1588 戊子 十六年

    1589 己丑 十七年

    1590 庚寅 十八年

    1591 辛卯 十九年

    1592 壬辰 二十年

    1593 癸巳 二十一年

    1594 甲午 二十二年

    1595 乙未 二十三年

    1596 丙申 二十四年

    1597 丁酉 二十五年

    1598 戊戌 二十六年

    1599 乙亥 二十七年

    1600 庚子 二十八年

    1601 辛丑 二十九年

    1602 壬寅 三十年

    1603 癸卯 三十一年

    1604 甲辰 三十二年

    1605 乙巳 三十三年

    1606 丙午 三十四年

    1607 丁未 三十五年

    1608 戊申 三十六年

    1609 己酉 三十七年

    1610 庚戌 三十八年

    1611 辛亥 三十九年

    1612 壬子 四十年

    1613 癸丑 四十一年

    1614 甲寅 四十二年

    1615 乙卯 四十三年

    1616 丙辰 四十四年

    1617 丁巳 四十五年

    1618 戊午 四十六年

    1619 己未 四十七年

    1620 庚申 四十八年

          明光宗朱常洛 泰昌 元年

    1621 辛酉 明熹宗朱同校 天启 元年

    1622 壬戌 二年

    1623 癸亥 三年

    1624 甲子 四年

    1625 乙丑 五年

    1626 丙寅 六年

    1627 丁卯 七年

    1628 戊辰 明毅宗朱由检 崇祯 元年

    1629 己巳 二年

    1630 庚午 三年

    1631 辛未 四年

    1632 壬申 五年

    1633 癸酉 六年

    1634 甲戌 七年

    1635 乙亥 八年

    1636 丙子 九年

    1637 丁丑 十年

    1638 戊寅 十一年

    1639 己卯 十二年

    1640 庚辰 十三年

    1641 辛巳 十四年

    1642 壬午 十五年

    1643 癸未 十六年

    1644 甲申 十七年

退缩中的明朝

1368年(元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国号明。同年八月,明军攻占元大都,元帝北走。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军平定云南。至此,除了元残余势力(北元)据有蒙古高原及其西北地区以外,明朝基本上继承了元朝的疆域。但明朝的疆域并不稳定,尤其是在北方和西南,处于收缩的趋势。

在东北方面,明初是以恢复元朝的疆域为目标的。特别是由于在朝鲜半岛的王氏高丽是亲元的,所以明太祖坚持以铁岭为界,在朝鲜半岛的东北部设置了屯驻军队的卫、所,与高丽发生过冲突。但到洪武二十五年,高丽由李氏取代,改而奉行亲明政策。因此明朝不再坚持在朝鲜半岛设置卫所,将这些卫所撤到鸭绿江以北,从此鸭绿江成了中国和朝鲜的界河。

在东北女真等部族地区,明朝陆续设置了一批羁縻卫、所,用以统治或控制当地民族。永乐七年(1409年)设置了奴尔干都司,管辖约三百多个羁縻卫、所;边境约包括今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北至外兴安岭以北。永乐九年又征服了苦兀,辖境扩大到库页岛(萨哈林岛)。由于属于羁縻性质,所以都司对各下属单位的控制程度差异很大,同一单位前后也不一样。

在北方,为了打击和消灭元朝的残余势力,明军不止一次发动进攻。洪武时的北界推进到了今西辽河、沙拉木伦河、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查干诺尔、阴山山脉和贺兰山一线,并设置了不少卫、所。但以后陆续后撤,到宣德五年(1403年),在今北京、河北、山西境内的明朝北界已经退到了长城。在今陕西、宁夏和甘肃境内的明朝疆域也是以长城一线为北界和西界了。

明朝初年,安南发生内乱,黎苍篡夺了陈氏的王位,又以陈氏绝后欺骗明朝,获得了明朝册封。不久,寮国将故安南国王之弟陈天平送到,明朝于永乐四年(1406年)送陈回国,被黎氏所杀。于是明朝派兵攻入安南,俘获黎苍。在没有找到陈氏子孙的情况下,于永乐五年在安南设置了交趾布政使司,置为明朝的正式政区。

但是越南脱离中国已经有四百多年,并不存在重新并入中国的充分条件,明朝的统治受到当地人民的反抗。加上一些官员处置失当,更使冲突激化。尽管明朝不断采取军事镇压,还是无法支持下去,终于在宣德三年(1428年)撤销交趾政司。

明初,在云南布政使司下除了正式府州外,还设有南甸、干崖两个宣抚司和十个宣慰司,以后逐渐形成了“三宣(宣抚司)六慰(宣慰司)”。明朝对它们的统治方式和控制程序并不相同,但它们都是明朝疆域的一部分。“三宣六慰”的范围除了今国内部分外,大致还包括今缅甸那加山脉、亲敦江和伊洛瓦底江以东地,泰国和寮国的北部。

1531年(明嘉靖十年),缅甸东吁王朝建立,逐步统一缅甸,并不断进攻明朝所属的土司。至十六世纪三十年代,“三宣六慰”全部落入缅甸手中。明朝出兵反击,收复了部分失地,并加强了边区的防守。但“六慰”中除寮国之外都已为缅甸所有,明朝仅保住了“三宣”。至此,明朝在今国界外的疆域主要还有:伊洛瓦底江上游的迈立开江以东、今云南盈江县以北地,萨尔温江以东、缅泰边界以北地以及寮国、越南北部的一些地方;其中包括当时的里麻司所在的江心坡(迈立开江和伊洛瓦底江另一条支流梅开江之间地)和茶山司所在的片马(恩梅开江至高黎贡山间地)。

明朝初建,西藏的政教领袖乌思藏摄帝师喃加巴藏卜在洪武五年(1372年)遣使纳贡,第二年就亲自入朝,受封为炽盛佛宝国师。明朝曾多次派使者去西藏地区,并在今西藏大部设置了乌思藏都指挥使司,在今昌都地区东部、四川甘孜和青海西南部设置了朵甘都指挥使司,在今喀什米尔地区东北部和西藏西部设置了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在这些机构下还分别设有主管或兼管宗教、军事、民政的阐化、阐教、辅教、赞善、护教五王,大宝、大乘、大慈三法王,俄力思三王以及行都司、万户、宣慰司、招讨司、卫、千户所等。尽管在明朝中期因国力衰落,朝廷与西藏的联系不如前期密切,但始终掌握着西藏的主权,西藏一直是明朝疆域的一部分。

今新疆、内蒙古、青海和甘肃的一部分在明朝大部分时间都外于它的疆域之外,在这些地区建立的政权主要有:

别失八里:1370年(明洪武三年)察合台汗国灭亡后其后裔所建,辖境包括今新疆除哈密和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以东北地区以外,境外巴尔喀什湖、塔什干以东和帕米尔高原。都城在别失八里城(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1418年(明永乐十六年)迁都亦力把里(一作亦力巴力,今新疆伊宁市),明朝人即将它改称为亦力把里。十六世纪后期,天山以北地区的东部已为瓦剌所占,其余也分裂为几部:吉利吉斯,在今巴尔喀什湖以东南一带;哈萨克,在今伊犁河流域;叶尔羌,在今塔里木河流域;土鲁番,在今天山以南东部和甘肃南部。 鞑靼、瓦剌:鞑靼的名称始见于唐代中叶,是突厥统治下的部族,以后兴起的蒙古人是其中的一支。元亡后,明朝又将蒙古高原东部蒙古成吉思汗后裔各部落都称为鞑靼。瓦剌,清以后称厄鲁特,本在叶尼塞河上游,被成吉思汗征服后成为蒙古的一部。明朝泛指蒙古高原西部和阿尔泰山一带的部族。

1368年(明洪武元年),元廷北走和林(今蒙古哈尔和林),1402年(明建文四年)取消国号,恢复部族,但各部不相统一。1438年(明正统三年)以后,瓦剌首领脱颧统一了本部,进而征服了鞑靼,其子也先曾短期统一了蒙古各部。1454年(明景泰五年)也先死,瓦剌瓦解,各部又分裂。1480年(明成化十六年),鞑靼的达延汗出兵征服瓦剌,迫其西迁,又统一了蒙古各部。16世纪前期达延汗死后,再次出现割据局面。鞑靼疆域的南界已在明长城一线,东界也已越过大兴安岭至明辽东边墙一线。


远程图片:706075-2442073-ming01bak-embed-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3-06-23 21:23 | 12 楼
高不成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大师
精华: 125
发帖: 0
人品: 17
电影票: 180
总资产: 180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1 级
在线时长:4.13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6 小时

回复: 中国历代疆域图!

清(公元1644—1911年)

    1644 甲申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 顺治 元年

    1645 乙酉 二年

    1646 丙戌 三年

    1647 丁亥 四年

    1648 戊子 五年

    1649 己丑 六年

    1650 庚寅 七年

    1651 辛卯 八年

    1652 壬辰 九年

    1653 癸巳 十年

    1654 甲午 十一年

    1655 乙未 十二年

    1656 丙申 十三年

    1657 丁酉 十四年

    1658 戊戌 十五年

    1659 己亥 十六年

    1660 庚子 十七年

    1661 辛丑 十八年

    1662 壬寅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 元年

    1663 癸卯 二年

    1664 甲辰 三年

    1665 乙巳 四年

    1666 丙午 五年

    1667 丁未 六年

    1668 戊申 七年

    1669 己酉 八年

    1670 庚戌 九年

    1671 辛亥 十年

    1672 壬子 十一年

    1673 癸丑 十二年

    1674 甲寅 十三年

    1675 乙卯 十四年

    1676 丙辰 十五年

    1677 丁巳 十六年

    1678 戊午 十七年

    1679 己未 十八年

    1680 庚申 十九年

    1681 辛酉 二十年

    1682 壬戌 二十一年

    1683 癸亥 二十二年

    1684 甲子 二十三年

    1685 乙丑 二十四年

    1686 丙寅 二十五年

    1687 丁卯 二十六年

    1688 戊辰 二十七年

    1689 己巳 二十八年

    1690 庚午 二十九年

    1691 辛未 三十年

    1692 壬申 三十一年

    1693 癸酉 三十二年

    1694 甲戌 三十三年

    1695 乙亥 三十四年

    1696 丙子 三十五年

    1697 丁丑 三十六年

    1698 戊寅 三十七年

    1699 己卯 三十八年

    1700 庚辰 三十九年

    1701 辛巳 四十年

    1702 壬午 四十一年

    1703 癸未 四十二年

    1704 甲申 四十三年

    1705 乙酉 四十四年

    1706 丙戌 四十五年

    1707 丁亥 四十六年

    1708 戊子 四十七年

    1709 己丑 四十八年

    1710 庚寅 四十九年

    1711 辛卯 五十年

    1712 壬辰 五十一年

    1713 癸巳 五十二年

    1714 甲午 五十三年

    1715 乙未 五十四年

    1716 丙申 五十五年

    1717 丁酉 五十六年

    1718 戊戌 五十七年

    1719 己亥 五十八年

    1720 庚子 五十九年

    1721 辛丑 六十年

    1722 壬寅 六十一年

    1723 癸卯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 雍正元年

    1724 甲辰 二年

    1725 乙巳 三年

    1726 丙午 四年

    1727 丁未 五年

    1728 戊申 六年

    1729 己酉 七年

    1730 庚戌 八年

    1731 辛亥 九年

    1732 壬子 十年

    1733 癸丑 十一年

    1734 甲寅 十二年

    1735 乙卯 十三年

    1736 丙辰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 元年

    1737 丁巳 二年

    1738 戊午 三年

    1739 己未 四年

    1740 庚申 五年

    1741 辛酉 六年

    1742 壬戌 七年

    1743 癸亥 八年

    1744 甲子 九年

    1745 乙丑 十年

    1746 丙寅 十一年

    1747 丁卯 十二年

    1748 戊辰 十三年

    1749 己巳 十四年

    1750 庚午 十五年

    1751 辛未 十六年

    1752 壬申 十七年

    1753 癸酉 十八年

    1754 甲戌 十九年

    1755 乙亥 二十年

    1756 丙子 二十一年

    1757 丁丑 二十二年

    1758 戊寅 二十三年

    1759 己卯 二十四年

    1760 庚辰 二十五年

    1761 辛巳 二十六年

    1762 壬午 二十七年

    1763 癸未 二十八年

    1764 甲申 二十九年

    1765 乙酉 三十年

    1766 丙戌 三十一年

    1767 丁亥 三十二年

    1768 戊子 三十三年

    1769 己丑 三十四年

    1770 庚寅 三十五年

    1771 辛卯 三十六年

    1772 壬辰 三十七年

    1773 癸巳 三十八年

    1774 甲午 三十九年

    1775 乙未 四十年

    1776 丙申 四十一年

    1777 丁酉 四十二年

    1778 戊戌 四十三年

    1779 己亥 四十四年

    1780 庚子 四十五年

    1781 辛丑 四十六年

    1782 壬寅 四十七年

    1783 癸卯 四十八年

    1784 甲辰 四十九年

    1785 乙巳 五十年

    1786 丙午 五十一年

    1787 丁未 五十二年

    1788 戊申 五十三年

    1789 己酉 五十四年

    1790 庚戌 五十五年

    1791 辛亥 五十六年

    1792 壬子 五十七年

    1793 癸丑 五十八年

    1794 甲寅 五十九年

    1795 乙卯 六十年

    1796 丙辰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 嘉庆 元年

    1797 丁巳 二年

    1798 戊午 三年

    1799 己未 四年

    1800 庚申 五年

    1801 辛酉 六年

    1802 壬戌 七年

    1803 癸亥 八年

    1804 甲子 九年

    1805 乙丑 十年

    1806 丙寅 十一年

    1807 丁卯 十二年

    1808 戊辰 十三年

    1809 己巳 十四年

    1810 庚午 十五年

    1811 辛未 十六年

    1812 壬申 十七年

    1813 癸酉 十八年

    1814 甲戌 十九年

    1815 乙亥 二十年

    1816 丙子 二十一年

    1817 丁丑 二十二年

    1818 戊寅 二十三年

    1819 己卯 二十四年

    1820 庚辰 二十五年

    1821 辛巳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 道光 元年

    1822 壬午 二年

    1823 癸未 三年

    1824 甲申 四年

    1825 乙酉 五年

    1826 丙戌 六年

    1827 丁亥 七年

    1828 戊子 八年

    1829 己丑 九年

    1830 庚寅 十年

    1831 辛卯 十一年

    1832 壬辰 十二年

    1833 癸巳 十三年

    1834 甲午 十四年

    1835 乙未 十五年

    1836 丙申 十六年

    1837 丁酉 十七年

    1838 戊戌 十八年

    1839 己亥 十九年

    1840 庚子 二十年

    1841 辛丑 二十一年

    1842 壬寅 二十二年

    1843 癸卯 二十三年

    1844 甲辰 二十四年

    1845 乙巳 二十五年

    1846 丙午 二十六年

    1847 丁未 二十七年

    1848 戊申 二十八年

    1849 己酉 二十九年

    1850 庚戌 三十年

    1851 辛亥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 咸丰 元年

    1852 壬子 二年

    1853 癸丑 三年

    1854 甲寅 四年

    1855 乙卯 五年

    1856 丙辰 六年

    1857 丁巳 七年

    1858 戊午 八年

    1859 己未 九年

    1860 庚申 十年

    1861 辛酉 十一年

    1862 壬戌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同治 元年

    1863 癸亥 二年

    1864 甲子 三年

    1865 乙丑 四年

    1866 丙寅 五年

    1867 丁卯 六年

    1868 戊辰 七年

    1869 己巳 八年

    1870 庚午 九年

    1871 辛未 十年

    1872 壬申 十一年

    1873 癸酉 十二年

    1874 甲戌 十三年

    1875 乙亥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 元年

    1876 丙子 二年

    1877 丁丑 三年

    1878 戊寅 四年

    1879 己卯 五年

    1880 庚辰 六年

    1881 辛巳 七年

    1882 壬午 八年

    1883 癸未 九年

    1884 甲申 十年

    1885 乙酉 十一年

    1886 丙戌 十二年

    1887 丁亥 十三年

    1888 戊子 十四年

    1889 己丑 十五年

    1890 庚寅 十六年

    1891 辛卯 十七年

    1892 壬辰 十八年

    1893 癸巳 十九年

    1894 甲午 二十年

    1895 乙未 二十一年

    1896 丙申 二十二年

    1897 丁酉 二十三年

    1898 戊戌 二十四年

    1899 己亥 二十五年

    1900 庚子 二十六年

    1901 辛丑 二十七年

    1902 壬寅 二十八年

    1903 癸卯 二十九年

    1904 甲辰 三十年

    1905 乙巳 三十一年

    1906 丙午 三十二年

    1907 丁未 三十三年

    1908 戊申 三十四年

    1909 己酉 爱新觉罗溥仪 宣统 元年

    1910 庚戌 二年

    1911 辛亥 三年
统一疆域的最终形成

建立清朝的爱新觉罗家族是东北女真部落的一支,属于明朝建州卫的一部。明万历十年(1582年),努尔哈赤的祖父建州左卫都指挥觉昌安(叫场)、父亲建州左卫指挥塔克世(塔失)遭明军误杀。为了补偿他们的冤死,努尔哈赤被袭封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努尔哈赤次年就以祖、父的遗甲十三副起兵,从此开始征服建州女真其他各部、海西女真和东海诸部。至1616年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东)称汗,建大金,史称后金。

后金天命二年(1617年,明万历四十五年),努尔哈赤兴兵反明,接连大败明军。以后,不仅不断攻占明朝在山海关外的据点,还多次越过长城,威胁北京。十年,迁都沈阳,称盛京。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登位,改国号为清。到崇德八年,清朝的疆域已经扩大到明长城以北,包括今内蒙古、东北和境外外兴安岭以北、东至萨哈林岛(库页岛)间的地区。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顺治元年)三月,李自成进入北京,明亡。明驻守山海关的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军。五月,清军占领北京。九月,福临(清世祖)到达北京,十月即皇帝位,北京成为清朝的首都。清军分路进攻明朝残余势力和李自成、张献忠的军队,到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占领云南,南明桂王(永历帝)逃往缅甸。至此,除福建厦门、金门等地还在忠于明朝的郑成功手中外,清朝已经拥有明朝的全部疆域了。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进攻台湾,郑成功之孙郑克爽投降。次年,清朝在台湾设府、县、总兵等官,隶属于福建省。从此,长期由当地人民自治的台湾岛由大陆政权设置了正式政区。

在十七世纪初,漠北的喀尔喀蒙古分为三部:土谢图汗、车臣汗和札萨克图汗。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三部发生内乱,准噶尔王噶尔丹乘机入侵。三部联合抵抗,但领土仍被噶尔丹侵占,只得南迁漠南(今内蒙古),向清朝求援。康熙二十九年噶尔丹进扰漠南,康熙下令亲征,开始了对噶尔丹的全面反击。 准噶尔是瓦剌的一部分。瓦剌在十七世纪初分为杜尔伯特、准噶尔、土尔扈特、和硕特四部,先后并吞了亦力巴里、吉利吉斯、哈萨克、叶尔羌、土鲁番诸部。其中和硕特部的固始可汗一支,自今新疆乌鲁木齐一带迁至今青海和套西(河套以西,今内蒙古蹬口以西地),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率兵进入西藏,灭了藏巴汗,与五世达赖共治西藏。准噶尔部兴起后,强占了和硕特原有的自今伊犁至乌鲁木齐的牧地,迫使土尔扈特部从塔尔巴哈台附近的雅尔(原苏联哈萨克塔匀巴哈台山以南、阿拉泊以北一带)西迁到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下游,胁迫杜尔伯特部(原在额尔齐斯河上游)中的辉特部迁往塔尔巴哈台。到17世纪70年代以后,准噶尔部实际上控制了其他三部(土尔扈特西迁后为辉特部),占有的地域包括今新疆、西藏、青海、四川西部、甘肃西部和北部以及境外西起收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蒙古高原的广大范围。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清军在乌兰布通(今内蒙古赤峰西北)大败噶丹。次年,康熙至多伦抚慰喀尔喀各部,并正式任命各部首领,编审成旗,建立了与内蒙古一致的行政区划。三十五年,康熙帝再次亲征,大破噶尔丹军,收复了蒙古高原,喀尔喀三部回到漠北。至此,内外蒙古完全统一于清朝。

当时,噶尔丹之侄策妄阿拉布坦占有阿尔泰山以西各地,受到噶尔丹压迫的和硕特部青海各部乘机脱离噶尔丹。康熙三十六年,清军继续深入,噶尔丹自杀。三十七年,和硕特部固始汗第十子达什巴图尔降清,青海和套西归入清朝版图。 在清朝统一蒙古之前,蒙古和西藏的关系已经相当密切了,这是由于从16世纪开始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的流传。喇嘛教早已流行于今青海地区,所以在蒙古的阿勒坦(俺答)汗(1507-1582年)占领青海地区以后,喇嘛教就传到了蒙古人中间。阿勒坦汗迎来宗喀巴的三传弟子索南嘉错,尊为达赖喇嘛(三世)。又将他迎至归化(今呼和浩特西南)传教。从此,喇嘛教格鲁派教)就在东西蒙古广泛传播。三世达赖死后,阿勒坦汗的曾孙被认定为转世灵童,立为四世达赖。以后他派了一位大喇嘛去蒙古主持教务,成为以后世代相传的蒙古活佛。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蒙古和硕特首领固始汗进入西藏,配合五世达赖灭藏巴汗,驱逐了后藏的红教。1654年(清顺治二年),固始汗尊黄教领袖罗桑却吉坚赞为四世班禅(前三世出于追认),驻后藏扎什伦布寺。至此,在宗教上,黄教统一了蒙古和西藏;在政治上,蒙古统一了青藏地区。由于漠南蒙古早已归属清朝,西藏与清朝的联系也开始于清朝入关之前。固始汗入藏后,就与达赖、班禅共同遣使朝清。顺治四年(1647年),清朝派官员到达西藏,册封班禅为金刚
上师。九年,达赖到达北京朝见清世祖,次年受清朝册封为“达赖喇嘛”。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派侍郎赫寿信藏协助拉藏汗管理地方事务。五十二年,五世班禅被封为“班禅额尔德尼”。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体制得到了清朝的正式承认,清朝在西藏的统治也得到确立。 噶尔丹死后,清朝让策妄布坦领其余众,停止了军事行动。策妄阿拉布坦乘机扩张,据有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和和硕特各部的统治权,自立为准噶尔汗。康熙五十六年,准噶尔的策零敦多布率军六千从伊犁经阿里偷袭拉萨,杀拉藏汗,囚禁了拉藏汗所立达赖。五十七年,清军自青海入藏,但在那曲遭准噶尔军围攻,全军覆没。五十九年,清军从青海和四川两路入藏,原拉藏汗政权的官员也起兵响应,同年八月消灭了准噶尔军,西藏平定。 雍正六年(1782年),清朝在西藏设置了驻藏办事大臣衙门,统率驻藏官兵,督导地方行政。乾隆下六年(1751年)设立西藏地方政府--噶厦,规定凡重大行政事务及藏官的任免、藏军的调动等均应由噶厦请示达赖和驻藏大臣办理。在五十七年(1792年)击退了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军后,又在次年制定了《藏内善后章程》,确定了驻藏大臣的地位及其全面督导藏内事务和统一处理涉外事务的职权,规定达赖、班禅及各地格鲁派大知佛转世时用金瓶掣签(将最后的候选人名字放在一个金瓶中抽签决定)办法并必须受大臣监督,自噶伦(噶厦的最高官员)以下僧俗官员必须由大臣任免;《章程》对西藏的官制、军制、司法、财政、边防、差役、及对外事宜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雍正五年,策妄阿拉布坦死后,子噶尔丹策零继位,又不断侵扰哈密、喀尔喀蒙古等地。清军虽多次取得胜利,但一直没有能够彻底平定。乾隆十年(1745年)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发生内乱,势力逐渐衰落。乾隆十八年,准噶尔的阿睦尔撒纳袭杀剌麻达尔札,推达瓦齐为汗,车凌乌巴什率部降清。十九年,乾隆决定趁机进兵,以结束数十年水了的战争。阿睦尔撒纳又与达瓦齐相攻,失败后率部降清。次年,清军分兵两路,不久进占伊犁,准噶尔部基本平定。但阿睦尔撒纳又发动叛乱,而清军因天寒撤退,阿睦尔撒纳重新控制了准噶尔。乾隆二十二年清军再次进入伊犁,天山北路从此纳入清朝疆域。阿睦尔撒纳逃往俄国,不久病死。 原来在准噶尔统治下的回(维吾尔)部首领大小和卓木企图割据自立,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攻下喀什噶尔和叶尔羌,大小和卓木逃往巴达克山部后被杀,天山南路也告平定,清朝统一中国的大业至此完成。

在这以前的康熙二十八年(1698年),清朝与俄国订立了《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是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雍正五年,清朝与俄国签订《布连斯奇界约》和《恰克图条约》,规定了东起额尔古纳河及其支流开拉哩河(今海拉尔河相交处的阿巴该图,经恰克图(原苏联境内的恰克图和蒙古境内的阿尔丹布拉克),西至沙必乃达巴汉(一作沙宾达巴哈,原苏联西萨彦岭西北)的边界走向。 从秦始皇灭六国,开疆拓土,建立秦帝国开始,经过了近二千年,中国终于形成了一个北起飞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起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库页岛,拥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国土的空前统一的国家。 内乱外患,国土沦丧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以后,列强侵入中国,用武力迫使清朝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中国的大片领土;甚至连条约也不签订,凭借实力造成既成事实。

中国失地最多的是在中俄边界。中俄《尼布楚条约》中将两国边界最东段乌第河以南一块列为“待议地区”,没有划定归属。俄国的势力扩张到远东后,便不经过任何谈判就占据了这一地区。库页岛一直是清朝的领土,但清朝只接受当地人的朝贡,从来不加经营,以至在俄国和日本都侵入该岛的还一无所知。直到1850年(道光三十年)俄国单方面宣布库页岛为俄国领土也未加过问。1858年(咸丰八年),通过《瑷珲条约》,俄国夺取了黑龙江北岸的土地。1860年的《北京条约》,俄国获得了《瑷珲条约》规定为“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并且规定库页岛上的“土人”不能再过海向清朝纳贡,实际上承认了俄国对该岛的占领。在黑龙江瑷珲(今黑河市)的东岸,有一片汉人聚居区,称为江东六十四屯,《瑷珲条约》规定仍归中国所有,条约签订后还划定了界线。但到1900年俄国占领东北后,用烧杀手段驱赶中国居民,强占了这块地方。 1868(同治七年),俄国吞并了中亚的浩(霍)罕和布鲁特。1870年,又趁阿古柏叛乱之际,占据了中国的伊犁。光绪三年(1877年),清朝出兵平定新疆,要求俄国退出伊犁。俄国以改订《北京条约》的有关条款为撤退的条件,逼清朝签订了《伊犁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根据这两个条约而进行的勘界产生了十一个具体的界约,到1884年(光绪十年)确定了从沙必乃达巴汉到乌孜别里山中的中俄边界线,大致就是今天的中苏边界。这条界线以西至巴尔喀什湖、阿亚古斯河之间的数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从此不再为中国所有了。 在平定阿古柏叛乱时,刘锦棠进入帕米尔高原,将八个帕(当地地名,指以谷地为中心的地区)中的六帕收回。1884年后,俄国继续向南扩张,英国也通过其保护国阿富汗侵入帕米尔。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英、俄两国在伦敦订约,瓜分了属于中国的帕米尔大部,中国内剩下一帕(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县)。 此外,香港从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起被割让给英国,以后又增加了九龙的一部分。英国和葡萄牙还“租借”了九龙的大部和澳门。英、法帝国主义在它们维持殖民统治的印度、缅甸、越南等国与中国的边界用种种手段侵占中国的领土。甲午战争失败后,根据中日《马关条约》,台湾和澎湖在1895年被日本占据,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才由中国收回。 1851年兴起的太平天国与清朝对抗了十四年,波及十余省,并以天京(南京)为首都了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太平天国政权的疆域包括今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的大部分或一部分,临时占据的地区更多。在此期间,清朝内部处于分裂状态。

在太平天国政权被消灭以后,清朝对内的统一并没有真正恢复。一方面,列强在沿海地区设置租界,划分了势力范围,建立了一个个国中之国。对这些地区,清朝的统治权已经部分或全部丧失。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绝对控制已成为过去,在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西北“回乱”中膨胀起来的汉族武装与地方实力 的结合,形成了一股足以与朝廷抗衡的政治、军事、经济力量。在列强的支持、利用和操纵下,不时出现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局面。到了末年,北洋军阀和地方实力派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清朝的大部分权力。


远程图片:706088-2442077-qing2bak-embed-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3-06-23 21:29 | 13 楼
高不成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大师
精华: 125
发帖: 0
人品: 17
电影票: 180
总资产: 180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1 级
在线时长:4.13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6 小时

回复: 中国历代疆域图[附年代表与简介]!

完结!

汗,没看到多发了一贴,今天才看到……
顶端 Posted: 2003-06-23 21:36 | 14 楼
风の季节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编剧
精华: 222
发帖: 0
人品: 118
电影票: 55126
总资产: 55126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9 级
在线时长:497.08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43 小时

回复: 中国历代疆域图[附历代纪年表+简介]!

历害…!
顶端 Posted: 2003-06-24 15:01 | 15 楼
高不成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大师
精华: 125
发帖: 0
人品: 17
电影票: 180
总资产: 180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1 级
在线时长:4.13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6 小时

回复: 中国历代疆域图[附历代纪年表+简介]!

这几幅图是我看过所有中国古代地图中最好最详细的了!
顶端 Posted: 2003-06-24 16:45 | 16 楼
汉风论坛 » 贴图风景线 新帖

Total 0.011209(s) query 6, Time now is:11-17 00:33, Gzip disabled 赣ICP备05009070号
Powered by PHPWind v5.3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