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论坛 » 贴图风景线 » [04.05.01][转贴][禅画禅话-人生哲理 感悟人生]
新帖
本页主题: [04.05.01][转贴][禅画禅话-人生哲理 感悟人生]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rily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人品: *
电影票: *
总资产: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 级
在线时长: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 小时

[04.05.01][转贴][禅画禅话-人生哲理 感悟人生]

月亮偷不去

良宽禅师除弘法外,平常就是居住在山脚下一间简陋的茅棚,生活过得非常简单。有一天晚上,他从外面讲经回来,刚好撞上一个小偷正在光顾他的茅芦,小偷看到禅师回来了,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良宽和悦的对双手空空的小偷说:‘找不到可偷的东西吗?想你这一趟是白跑了,这样吧!我身上的这件衣服,你就拿去吧!’ 小偷抓着衣服就跑,良宽禅师赤着身子,在月光下看到小偷的背影,无限感慨的说: ‘可惜我不能把这美丽的月亮送给他!’

  

‘美丽的月亮’,象征着我们的自性,每一个人,自性中都有无限的宝藏,假如能识得 自家宝藏,何用偷窃他物?禅师的惋惜,不能将美丽的月亮送人,正是告诉天下众生,人人都有佛性至宝,何必沦为窃盗?


远程图片:1295941-1-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4-05-01 19:41 | [楼 主]
rily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人品: *
电影票: *
总资产: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 级
在线时长: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 小时

回复: [04.05.01][转贴][禅画禅话-人生哲理 感悟人生]

不信是真谛

  有学僧请示慧忠国师道:‘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
若”;不信的人认为是邪说,有信仰者认为是不可思议,但不知如何才正确?’
慧忠国师回答道:‘此是文殊普贤等之境界,非诸凡夫小乘们所能信受,故《华
经》云:佛身充满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翠竹既不出于法界,岂非法身?又《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黄花既不越于,岂非般若?故经本不定法,法本无多子。’
  学僧听后,仍不明白,再问道:
  ‘此中消息,信者为是?不信者为是?’
  慧忠国师提示更高的意境,答道:

  ‘信者为俗谛,不信者为真谛。’
  学僧大惊道:

  ‘不信者讥为邪见,禅师怎可说为真谛?’
  ‘不信者自不信,真谛自真谛。因其真谛,故凡夫斥为邪见。邪见者,何能语真谛?’慧忠国师作了总结。
     学僧方悟究竟真理,不易信也。

  

佛陀初证悟,即慨叹所悟与众生相违,众生认为欲乐为真,佛陀则认为欲乐为
假;众生认为佛性真如为无,佛陀则认为是有。故世间之法,莫以信与不信为准,莫不以说好说坏为准,实则是佛道的归于佛道,邪见的归于邪见。


远程图片:1295944-2-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4-05-01 19:44 | 1 楼
rily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人品: *
电影票: *
总资产: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 级
在线时长: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 小时

回复: [04.05.01][转贴][禅画禅话-人生哲理 感悟人生]

凡圣两忘

  南塔光涌禅师初参仰山禅师时,仰山问他:‘你来做什么?’
  光涌答:‘来拜见禅师。’
  仰山又问:‘见到了禅师吗?’
  光涌答:‘见到了!’
  仰山再问:‘禅师的样子像不像驴马?’
  光涌说:‘我看禅师也不像佛!’
  仰山不放松再追问:‘既不像佛,那么像什么?’
  光涌则不甘示弱地回答:‘若有所像,与驴马有何分别?’
  光涌大为惊叹,说道:‘凡圣两忘,情尽体露,二十年之中,再也无人优胜于你,你好好保重。’
  事后仰山禅师一见到人就赞叹说:

  ‘光涌为肉身佛也。’

  

  这则公案究竟有何含意呢,譬如有人问人像什么?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假如有所像,就有所不像。如果回答说人像鬼,鬼中也有人;如果说鬼像人,人中也有鬼。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虚空像什么?虚空无相无所不相,正因为虚空无相,才能包容万有;虚空无相,所以像一切的样子。仰山禅师和光涌禅师议论不像驴,不像佛,那么究竟像什么?像自己。唯有见到自己的自性,才能与虚空一个鼻孔出气,像什么?像虚空无相之相。能够凡圣两忘,体用一如,那就是见到无相的真理了。


远程图片:1295945-3-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4-05-01 19:45 | 2 楼
rily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人品: *
电影票: *
总资产: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 级
在线时长: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 小时

回复: [04.05.01][转贴][禅画禅话-人生哲理 感悟人生]

到了龙潭

德山禅师本是北方讲经说法的大师,因不满南方禅门教外别传的说法,携带自着的‘金刚经青龙疏钞’南来抗辩,才到南方就受到一位老婆婆的奚落,自此收敛起狂傲的心。他并请问老婆婆,近处有什么宗师可以前去参访?老婆婆告诉他在五里外,有一位龙潭禅师,非常了得。
德山禅师到了龙潭,一见龙潭禅师就迫不及待的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龙潭禅师回答道:‘龙潭!’
德山禅师逼问道:‘既名龙潭,我在此巡回既不见龙,又不见潭,这是何故?’
龙潭禅师就直截了当的告诉德山禅师道:‘你非常辛苦,你已到了龙潭!’
这天夜里,德山向龙潭禅师请益,站在龙潭禅师座前久久不去,龙潭禅师说道:‘夜已很深,你为何还不下去!’ 德山道过晚安,告辞回去,走到门口,又再回来,说道:‘外面实在太黑,学生初到,不知方向。’ 龙潭禅师就点燃了一支蜡烛给他,正当德山伸手来接时,龙潭禅师就把烛吹灭,德山到此忽然大悟,立刻跪下来,向龙潭禅师顶礼,龙潭禅师问道:‘你见到了什么?’
德山禅师回答道:‘从今以后,我对天下所有禅师的舌头,都不会再有所怀疑
了。’
第二天,德山禅师遂将疏钞取出焚烧,当火焰上升时,他道:‘穷诸玄辩,若一
毫致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经典,再究竟的讲说,仍是分别知识;禅门无言,终究是无分别心的证悟。夜
晚,是黑暗的,点了烛火又再吹灭,这意谓着外在的光亮熄灭以后,内心的禅光就会亮起来了,这个禅光,看清楚了真我,所谓语言文字,分别意识都是大海一滴了。


远程图片:1295946-4-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4-05-01 19:47 | 3 楼
rily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人品: *
电影票: *
总资产: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 级
在线时长: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 小时

回复: [04.05.01][转贴][禅画禅话-人生哲理 感悟人生]

我是侍者

  南阳慧忠国师感念侍者为他服务了三十年,想有所报答他,助他开悟,一天呼唤道:‘侍者!’
  侍者一听国师叫他,立刻回答他道:‘国师!做什么?’
  国师无可奈何的道:‘不做什么!’
  过了一会,国师又叫道:‘侍者!’
  侍者立刻回答道:‘国师!做什么?’
  国师又无可奈可的道:‘不做什么!’
  如是多次,国师对侍者改口叫道:‘佛祖!佛祖!’
  侍者茫然不解的反问道:‘国师!您叫谁呀?’
  国师不得已,就明白的开示道:‘我在叫你!’
  侍者不明所以道:‘国师!我是侍者,不是佛祖呀!’
  慧忠国师此时只有对侍者慨叹道:‘你将来可不要怪我辜负你,其实是你辜负我啊!’
  侍者仍强辩道:‘国师!不管如何,我都不会辜负你,你也不会辜负我呀!’
  慧忠国师道:‘事实上,你已经辜负我了。’
  

慧忠国师与侍者谁负了谁,这不去论他,但侍者只承认自己是侍者,不敢承担佛祖的称谓,这是非常遗憾的事,禅门讲究‘直下承担’,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而众生只承认自己是众生,不承认自己是佛祖,沉沦生死,无法回家良可悲也。

无门禅师说:‘铁枷无孔要人担,累及儿孙不等闲,欲得撑门并拄户,更须赤脚
上刀山!’老国师年高心孤,对侍者用按牛头吃草的方法,使其觉悟,无如侍者只是侍者,不是佛祖耳。


远程图片:1295947-5-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4-05-01 19:48 | 4 楼
rily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人品: *
电影票: *
总资产: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 级
在线时长: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 小时

回复: [04.05.01][转贴][禅画禅话-人生哲理 感悟人生]

一与十

  龙潭崇信禅师湖南人氏,未出家前非常穷困,在天皇道悟禅师寺旁,摆一个卖饼的摊子,连一个住所也没有。道悟禅师怜他穷苦,就将寺中一间小屋给他居住。崇信为了感恩,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道悟禅师收下以后,每次总叫侍者拿一个还给崇信,有一天,崇信终于向道悟禅师抗议道:‘饼是我送给你的,你怎可每天还我一个,这是什么意思?’
  天皇道悟禅师温和的解释道:‘你能每天送我十个,为什么我不能每天还你一个?’
  崇信不服气的抗辩道:‘我既能送你十个,何在乎你还我一个?’
  道悟禅师哈哈笑道:‘一个你还嫌少吗?十个我都没有嫌多,一个你还嫌少?’
  崇信听后,似有所悟,便决心请求道悟禅师为其剃度,准他出家。
  道悟禅师说道:‘一生十,十生百,乃至能生千万,诸法皆从一而生。’
  崇信自信的应道:‘一生万法,万法皆一!’
  道悟禅师为其剃度,后在龙潭结庵居住,世称龙潭崇信禅师。
  

  这一段公案,完全表现的是自他一体,能所不二的禅心。天皇道悟禅师的房子,要让给龙潭崇信禅师去住,这表示我的就是你的;龙潭崇信禅师的烧饼,天皇道悟禅师收下以后,又再还一个给龙潭崇信禅师,这表示你的就是我的。当然,那时天皇道悟禅师的苦心,不是一个卖饼的俗人所知,但经常如此,终于触动崇信的灵机,从参究这个疑团,到直接的抗辩论争,龙潭崇信终于觉悟到多少不二,你我不二,心物不二,有无不二,原来宇宙万有,千差万别,皆一禅心也。


远程图片:1295948-6-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4-05-01 19:49 | 5 楼
rily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人品: *
电影票: *
总资产: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 级
在线时长: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 小时

回复: [04.05.01][转贴][禅画禅话-人生哲理 感悟人生]

文殊现身

文喜禅师,朝拜五台山,到达前,晚宿一茅屋,内住一老翁,文喜就问老翁道:‘此间道场内容如何?’
  老翁回答道:‘龙蛇混杂,凡圣交参。’
  文喜问:‘住众多少?’
  老翁答:‘前三三、后三三。’
文喜第二天起来,茅屋不见了,而见文殊骑狮子住在空中,自悔有眼不识菩萨,空自错过。
文喜后来参访仰山禅师时开悟,因此就安心住下来担任典座(煮饭)的工作。一天他从饭锅蒸气上又见文殊现身,便举饭铲打着,并说道:
‘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今日惑乱我不得了。’
文殊说偈云:‘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这僧嫌。’

  

吾人因不明白自己本性,终日心外求法,故患得患失,若能自悟自性,‘文殊自
文殊,文喜自文喜’,两者有差异,实则无差异,何必自悔自恼呢?

文殊的偈语中,不是怕人嫌他,而是在说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今天才真正达到知音,有人认识他了。

原来,文殊文喜,是自他不二啊!


远程图片:1295949-7-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4-05-01 19:50 | 6 楼
rily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人品: *
电影票: *
总资产: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 级
在线时长: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 小时

回复: [04.05.01][转贴][禅画禅话-人生哲理 感悟人生]

古镜未磨

有道禅师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卖茶的茶坊,因为口渴,就顺道进去想喝杯茶小憩一下,店主一看是位云水僧就热忱招呼,并且问道:‘禅师!辛苦了吧?喝茶吗?’
只见有道禅师用平淡眼光看了一下茶架,点一下头,其他一句话也不说。店主似乎也是禅道高手,小心谨慎的说道:‘想必您是一位禅道高深的禅师!禅师!小的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如果您告诉我,我就供养您!如何?’
  有道禅师:‘你问吧!’
  店主问道:‘古镜未磨时如何?’
  有道禅师很快的答道:‘黑如漆。’
  店主再问道:‘古镜既磨了以后如何?’
  有道禅师回答道:‘照天照地。’

店主不以为然,说道:‘对不起!恕我不供养。’说着转身就入店内去了。

有道禅师愣了一下,心想:‘我数十年参禅,现在连个店主我都不如,可见其禅
道之高了!’于是决下苦心闭门深修,以求开悟。

三年后,有道禅师又出现在茶坊的门口。店主仍亲切的招呼道:‘呵!三年不
见,仍想请教那句老话,“古镜未磨时如何”?’
  有道禅师顺口说道:‘此去汉阳不远。’
  店主再问道:‘古镜既磨后如何?’
  有道禅师再回答道:‘黄鹤楼前鹦鹉洲。’

店主听后,诚恳的说道:‘请禅师接受我的供养!’随即转身呼么道:‘伙计!
泡茶,泡茶,泡好茶!’

  

古镜有否磨过,有道禅师说未磨黑如漆,已磨照天照地。此古镜喻我们自性,
性本自清净,本不生减,本自朗照,何能分别未磨已磨。自性者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故有道禅师未能认识如古镜之自性,难怪吃不到茶。第二次回答古镜未磨‘此去汉阳不远’;古镜已磨,‘黄鹤楼前鹦鹉洲’;即能认识自性当下即是,故有好茶吃也。


远程图片:1295951-8-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4-05-01 19:50 | 7 楼
rily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人品: *
电影票: *
总资产: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 级
在线时长: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 小时

回复: [04.05.01][转贴][禅画禅话-人生哲理 感悟人生]

岂曾混淆

有一位云水僧在参访时,路过一位老太太所管理的庵前休息,他问老妇人道:
‘师姑!这座庵堂除你之外,还有其他的眷属吗?’
  老婆婆:‘有!’
  云水僧:‘怎么没有看到呢?’
  老婆婆:‘喏!山河大地若草若木都是我的眷属呀!’
云水僧:‘无情不是有情,那些山河草木何曾是师姑的样子?’
老婆婆:‘那你看我是甚么样子?’
云水僧:‘俗人!’
老婆婆:‘你也不是出家人!’
云水僧:‘师姑!你可不能混淆佛法。’
老婆婆:‘我并没有混淆佛法呀!’
云水僧:‘俗人主持庵堂,草木皆成道友,你这样不是在混淆佛法是什么?’
老婆婆:‘法师!你不可那么说,要知道你是男人,我是女人,何曾混淆?’

  

宇宙万有本是一体的,心、佛、众生是无差别的,吾人却硬是要将此一体的、无差别的,分割开来并以分别心看待之,故世间上是非善恶,情与无情,甚至男女异类,世出世间诸法,就对待不已了,若以一真法界而言,如老婆婆者何曾混淆?


远程图片:1295953-9-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4-05-01 19:51 | 8 楼
rily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人品: *
电影票: *
总资产: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 级
在线时长: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 小时

回复: [04.05.01][转贴][禅画禅话-人生哲理 感悟人生]

大颠与韩愈

唐宪宗非常崇信佛法,迎接佛舍利入宫殿供养。有一天,殿中夜放光明,早朝时群臣都向皇帝祝贺,只有韩愈不贺,并陈“谏迎佛骨表”,斥佛为夷狄,触怒了对佛教虔诚信仰的皇帝,于是被贬到潮州当刺史。
当时潮州地处南荒,文化未开,大颠禅师道行超迈,深为大众所推崇。韩愈耳闻 此地有一高僧,有一天,抱着问难的心情去拜访大颠禅师,此时,正当禅师入定禅坐,不好上前问话,因此,苦等了很久,侍者看出韩愈的不耐烦,于是上前用引磬在禅师的耳边敲了三下,轻声对禅师道:‘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侍者的意思是说你禅师的禅定已打动了韩愈傲慢的心,现在你应该用智慧来拔除他的执着了,韩愈在旁边听了侍者的话后,立刻行礼告退,他说:
‘幸于侍者口边得个消息!’ 这一次韩愈不请开示了。时隔不久,韩愈仍觉得心中疑团不解,再度拜访大颠禅师问道:‘请问和尚春秋多少?’
禅师手拈着念珠回答说:‘会么?’ 韩愈不解其意说:‘不会!’ ‘昼夜一百八。’
韩愈仍然不明白其中含意,第二天再来请教,当他走到门口时,看到一位小沙
弥,就向前问道:‘和尚春秋有多少?’小沙弥闭语不答,却扣齿三下,韩愈如坠五里雾中,又进入谒见大颠禅师,请示开示,禅师也同样扣齿三下,韩愈方才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佛法无两般,都是一样的。’

  

这则公案是什么意思?韩愈问春秋有多少?是立足于常识经验,对时间想做一番的计算,事实上,时间轮转不停,无始无终那里可以谈多少呢?在无限的时间、空间中,生命不断的轮回,扣齿三下,表示在无尽的生命中,我们不应只逞口舌之能,除了语言、文字外,我们应该实际去体证佛法,认识自己无限的生命,见到自己本来的面目,寻找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永恒存在。


远程图片:1295955-10-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4-05-01 19:52 | 9 楼
rily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人品: *
电影票: *
总资产: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 级
在线时长: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 小时

回复: [04.05.01][转贴][禅画禅话-人生哲理 感悟人生]

除却心头火

有一个久战沙场的将军,已厌倦战争,专诚到大慧宗臬禅师处要求出家,他向宗臬道:‘禅师!我现在已看破红尘,请禅师慈悲收留我出家,让我做你的弟子吧!’ 宗臬:‘你有家庭,有太重的社会习气,你还不能出家,慢慢再说吧!’
将军:‘禅师!我现在什么都放得下,妻子、儿女、家庭都不是问题,请您即刻
为我剃度吧!’ 宗臬:‘慢慢再说吧!’ 将军无法,有一天,起了一个大早,就到寺里礼佛,大慧宗臬禅师一见到他便说: ‘将军为什么那么早就来拜佛呢?’  将军学习用禅语诗偈说道:‘为除心头火,起早礼师尊。’
  禅师开玩笑的也用偈语回道:‘起得那么早,不怕妻偷人?’
  将军一听,非常生气,骂道:‘你这老怪物,讲话太伤人!’
  大慧宗臬禅师哈哈一笑道:‘轻轻一拨扇,性火又燃烧,如此暴躁气,怎算放得下?’   

放下!放下!不是口说放下就能放下,‘说时似悟,对境生迷’习气也不是说改
就能改的,‘江山易改,习性难除’奉劝希望学道入僧者,莫因一时之冲动,遗笑他人也。


远程图片:1295957-11-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4-05-01 19:53 | 10 楼
rily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人品: *
电影票: *
总资产: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 级
在线时长: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 小时

回复: [04.05.01][转贴][禅画禅话-人生哲理 感悟人生]

千古楷模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立下一套极有系统的丛林规矩-百丈清规,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即是此意。百丈禅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曾经也遇到许多的困难,因为佛教一向以戒为规范的生活,而百丈禅师改进制度,以农禅为生活了,甚至有人批评他为外道。因他所住持的丛林在百丈山的绝顶,故又号百丈禅师,他每日除了领众修行外,必亲执劳役,勤苦工作,对生活中的自食其力,极其认真,对于平常的琐碎事务,尤不肯假手他人。渐渐的,百丈禅师年纪老了,但他每日仍随众上山担柴、下田种地,因为农禅生活,就是自耕自食的生活。弟子们毕竟不忍心让年迈的师父做这种粗重的工作,因此,大众恳请他不要随众出坡(劳动服务),但百丈禅师仍以坚决的口吻说道:‘我无德劳人,人生在世,若不亲自劳动,岂不成废人?’弟子们阻止不了禅师服务的决心,只好将禅师所用的扁担、锄头等工具藏起来,不让他做工。百丈禅师无奈,只好用不吃饭的绝食行为抗议,弟子们焦急的问道为何不饮不食? 百丈禅师道:‘既然没有工作,那能吃饭?’ 弟子们没办法,只好将工具又还给他,让他随众生活。百丈禅师的这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也就成为丛林千古的楷模!  

有人以为参禅,不但要摒绝尘缘,甚至工作也不必去做,认为只要打坐就可以
了。其实不做工作,离开生活,那里还有禅呢?百丈禅师为了拯救禅者的时病,不但服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甚至还喊出‘搬柴运水无非是禅’的口号。不管念佛也好,参禅也好,修行不是懒惰的借口,希望现代的禅者听一听百丈禅


远程图片:1295959-12-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4-05-01 19:54 | 11 楼
rily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人品: *
电影票: *
总资产: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 级
在线时长: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 小时

回复: [04.05.01][转贴][禅画禅话-人生哲理 感悟人生]

那就是禅

王田是一个精于医术的医生,不过仍有许多病人死去,因此每天都惧怕死的阴
影。一次在出诊的路上,碰到一位云水僧,王田于是就请示道:‘什么叫禅?’
云水僧回答道:‘我也不知如何告诉你,但有一点可以确信的是,一旦会了禅之
后,就不用怕死了。’于是在云水僧的指示下,王田前往参访南隐禅师。王田医师找到南隐禅师的住处,说明来意,并请求开示。南隐禅师道:‘禅不难学,你既然身为一个医师,就应该好好对待你的病人,那就是禅!’王田医师似懂非懂的前后拜访了南隐禅师三次,南隐禅师总是对他说道:‘一位医生不该把时间每天消磨在寺院里,快回家照顾你的病患去!’ 王田医师非常不解的想着:这种开示,怎能袪除怕死的心呢?因此,当他第四次参访时,就抱怨道:‘有位云水僧僧告诉过我,人一旦学了禅就不怕死。每次我到这里,你总是要我照顾我的病患者。对于这一点我很明白;但假如这就是所谓的禅,我以后就不必再来向你请教了。’ 南隐禅师微笑的拍着王田的肩膀说道:‘我对你太严格了,让我给你一个公案试试吧!’

所谓公案就是南隐禅师要王田参‘赵州无’的话头,王田苦参这‘无’字公案,
前后二年,当他将心境告诉南隐禅师时,得到的答案是‘尚未进入禅境’。王田并不灰心的专心致志,又参究一年半,终于自觉心地澄明,难题逐渐消失。‘无’已成了真理。他善待他的病人而不知其为善待;他已脱离了生死挂虑。

最后,当他叩见南隐禅师时,禅师只对他微笑说了一句话:‘从忘我到无我,那
就是禅心的显现了。’ 王田医师经常接触老病死生之人,因此,‘眼看他人死,我心急如火,不是伤他人,看看轮到我。’所以对死亡就起了恐惧,南隐禅师要他好好照顾病患者,就是参禅,因为一个人放弃责任,放弃爱心,怎能入禅呢?及至到他参透了‘无’字的公案,从有心到无心,从有我到无我,从有生到无生,那就是无死的禅境了。


远程图片:1295961-13-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4-05-01 19:55 | 12 楼
rily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人品: *
电影票: *
总资产: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 级
在线时长: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 小时

回复: [04.05.01][转贴][禅画禅话-人生哲理 感悟人生]

百年一梦

金山昙颖禅师,浙江人,俗姓丘,号达观,十三岁皈投到龙兴寺出家,十八岁时游京师,住在李端愿太尉花园里。有一天,太尉问他道:‘请问禅师,人们常说的地狱,毕竟是有呢?抑是无呢?’昙颖禅师回答道:‘诸佛如来说法,向无中说有,如眼见空华,是有还无;太尉现在向有中觅无,手搘河水,是无中现有,实在堪笑。如人眼前见牢狱,为何不心内见天堂?忻怖在心,天堂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善恶皆能成境,太尉但了自心,自然无惑。’
  太尉:‘心如何了?’
  昙颖:‘善恶都莫思量。’
  太尉:‘不思量后,心归何所?’
      昙颖:‘心归无所,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太尉:‘人若死时,归于何处?’
  昙颖:‘未知生,焉知死?’
  太尉:‘生则我早已知晓。’
  昙颖:‘请道一句,生从何来?’
      太尉正沉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曰:‘只在这里思量个什么?’
  太尉:‘会也,只知贪程,不觉蹉跎。’
  昙颖:‘百年一梦。’
  太尉李端愿当下有悟,而说偈曰: ‘三十八岁,懵然无知。及其有知,何异无知?’   ‘滔滔汴水,隐隐惰堤。师其归矣,箭浪东驰。’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这是一般人经常想到的问题,甚至不少人都在探究的问
题,但都没有人揭破这个谜底。释迦牟尼佛和历代禅师们道出了原委,又不易为人了解。生命有隔阴之迷,意即换了身体就不知过去一切,故千古以来,生命之源,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生命的形相虽千差万别,而生命的理性则一切平等,佛教的缘起性空、三法印、业识、因果等的义理能通达明白,则生从何来?死去何处?即不问可知了。


远程图片:1295962-14-embed.jpg
顶端 Posted: 2004-05-01 19:55 | 13 楼
wqsqs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编剧
精华: 195
发帖: 0
人品: 74
电影票: 35664
总资产: 35664
在线等级: 在线等级:4 级
在线时长:112.94 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28 小时

回复: [04.05.01][转贴][禅画禅话-人生哲理 感悟人生]

受益匪浅~~~
顶端 Posted: 2004-05-02 17:24 | 14 楼
汉风论坛 » 贴图风景线 新帖

Total 0.007209(s) query 6, Time now is:11-15 13:26, Gzip disabled 赣ICP备05009070号
Powered by PHPWind v5.3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